吉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刘旭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吉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对照判定电力装置故障系统及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689146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1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215672.2,技术领域涉及:G01R31/00;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对照判定电力装置故障系统及方法是由刘旭;唐世奇;张哲;田耕博;高峰;战铁兵;祝学明;孟凡淼;王丽;姜永彬;杨帅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2-2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对照判定电力装置故障系统及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对照判定电力装置故障系统及方法,涉及电力领域,包括电力故障判定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电力设备装置电磁频率数据信息,对比判定系统通过电力设备装置数据信息进行故障判定,结论输出系统用于输出对比判定系统判定结果,云端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对比判定系统和结论输出系统建立连接,云端系统用于数据采集系统、对比判定系统和结论输出系统数据交流提供网络服务。本发明利用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对照判定电力装置故障系统及方法,通过特征提取模块、相邻对比模块、标签制定模块、标签对比模块和定时对比模块的配合使用,不仅降低资源劳动力的浪费,还提高电力装置故障判定的准确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对照判定电力装置故障系统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对照判定电力装置故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故障判定系统(1),所述电力故障判定系统(1)用于对电力设备装置进行故障监测判定,所述电力故障判定系统(1)包括:数据采集系统(11),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1)用于采集电力设备装置电磁频率数据信息;对比判定系统(12),所述对比判定系统(12)与数据采集系统(11)建立连接,所述对比判定系统(12)通过数据采集系统(11)采集的电力设备装置数据信息进行故障判定,利用超声波与电磁效应的相互作用来间接检测电力设备装置电磁频率变化,所述对比判定系统(12)包括:特征提取模块(121),所述特征提取模块(121)与数据采集系统(11)建立连接;相邻对比模块(122),所述相邻对比模块(122)与特征提取模块(121)建立连接,所述相邻对比模块(122)用于对特征提取模块(121)提取相邻的电力设备装置周期数据进行对比,并判定相邻周期对比数据是否大于最大误差值,大于最大误差值,则电力设备装置周期数据出现异常,并使异常周期数据与下一周期数据进行对比,若连续多个周期均出现异常,则检测数据出现异常,下一周期异常数据恢复正常,则判定电力设备装置周期数据正常;标签制定模块(123)和数据库模块(124),所述标签制定模块(123)与特征提取模块(121)建立连接,所述标签制定模块(123)用于制定一个周期内的电力设备装置数据标签信息,所述数据标签信息包括电力设备信息、电力设备电压、电流信息、周期声波信息、位置信息、温度信息和时间信息的一种以上,所述数据库模块(124)用于储存数据,所述储存数据包括电力设备装置标签对比信息、电力设备装置故障信息、维护信息和日志;标签对比模块(125),所述标签对比模块(125)与数据库模块(124)、标签制定模块(123)和相邻对比模块(122)建立连接,所述标签对比模块(125)用数据库模块(124)储存的电力设备装置对比标签与电力设备装置周期数据出现异常的标签进行对比,并判断其是否有异常;定时对比模块(126),所述定时对比模块(126)与数据库模块(124)、标签制定模块(123)建立连接,所述定时对比模块(126)用于定时抽取采集的一个周期数据标签与数据库模块(124)内的标准周期数据标签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电力设备装置是否出现异常;结论输出系统(13),所述结论输出系统(13)与对比判定系统(12)建立连接,所述结论输出系统(13)用于输出对比判定系统(12)判定结果;云端系统(14),所述云端系统(14)与数据采集系统(11)、对比判定系统(12)和结论输出系统(13)建立连接,所述云端系统(14)用于数据采集系统(11)、对比判定系统(12)和结论输出系统(13)数据交流提供网络服务。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吉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自由大路603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