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恭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冬至获国家专利权

恭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冬至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申请的专利一种接触分离模式摩擦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380294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1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298675.8,技术领域涉及:G01L1/00;该发明授权一种接触分离模式摩擦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由张冬至;徐振原;张昊;周兰娟;周丽娜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3-2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接触分离模式摩擦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属于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分离模式摩擦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摩擦电传感器采用接触分离模式进行构建,高密度EVA海绵表面的Ag叉指电极和PTFE喷涂层作为下摩擦层和多层叠加的PVA‑丙烯荧光层作为上摩擦层。所述摩擦电传感器应用于摩擦发电运动检测系统,所述摩擦发电运动检测系统可用于检测人体不同关节处运动特征。本发明提出的这种摩擦电运动检测传感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运动强度分辨力,通过摩擦电传感器把外部机械刺激转化为对应强度的电脉冲,不需要电池供电,避免传感器对电池电源的依赖。

本发明授权一种接触分离模式摩擦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接触分离模式摩擦电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制备表面改性高密度EVA海绵基底;2制备单层及双层打印电极;3制备多层叠加的PVA-丙烯荧光层作为上摩擦层;4制备接触分离模式的摩擦电传感器;5针对具体应用环境设计制造对应规格的摩擦电传感器和传感阵列;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1-1将高密度EVA海绵置于烧杯内,倒入50mL乙醇,将烧杯用保鲜膜封口后置于超声清洗机内,进行30min超声清洗;1-2将步骤1-1清洗完成的海绵从烧杯中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次,放入真空干燥箱内于60℃环境下干燥1小时;1-3将步骤1-2所得海绵平铺在紫外光清洗机的腔室内,用紫外光对海绵的单面进行照射改性,时间为5min;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2-1用DP500微电子打印机在改性EVA海绵表面先打印一层叉指电极,完成后置于60℃真空干燥箱内1小时;2-2将固含量为60%的PTFE乳液超声震荡10分钟,用事先制作好的镂空模具罩在打印电极表面,只露出一半的电极,用喷枪在电极表面均匀喷涂PTFE乳液一次,将所得物置于60℃的真空干燥箱内2小时;2-3将2-2中所得产物再置于DP500打印台上的原位置处,在未喷涂PTFE乳液的电极表面再打印一层电极,完成后置于60℃真空干燥箱内1小时;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3-1在20mL去离子水中加入3gPVA颗粒,将混合物置于90℃环境中水浴并磁力搅拌3小时,完成后取出烧杯待温度降至36℃并保持;3-2将3-1所得粘稠溶液旋涂在柔性PET的表面,第一阶段以1070转分的转速旋转18s,第二阶段以2510转分的转速旋转60s,之后将所得物置于60℃真空干燥箱内1小时;3-3在3-2所得PVA薄膜表面旋涂一层丙烯荧光层,旋涂参数与3-2同,之后将所得物置于60℃真空干燥箱内1小时;3-4将3-2和3-3的操作再依次重复两次;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用导电银胶把两条杜邦线分别接在两个电极的对外输出触点上;用四棱柱状,横切面为边长1mm的正方形的细条形橡胶在叉指电极四周垫起1mm高的隔断,并在隔断顶部涂上一层防水密封胶;按照隔断所围形状剪出相同规格的上摩擦层,将摩擦层面对电极贴在隔断上,置于60℃真空干燥箱内1小时;所述步骤5的具体步骤包括:根据所感测身体部位的不同来按照步骤4制作不同大小规格的摩擦电传感器。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其通讯地址为: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