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上海浦发热电能源有限公司葛学利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上海浦发热电能源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大容量高负荷的双炉膛垃圾焚烧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340510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27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110793889.3,技术领域涉及:F23G5/04;该发明授权一种大容量高负荷的双炉膛垃圾焚烧装置是由葛学利;李芳益;赵骁敏;涂圣康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1-07-1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大容量高负荷的双炉膛垃圾焚烧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高负荷的双炉膛垃圾焚烧装置,包括一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进料系统、炉膛、烟道和灰渣出口,炉膛左右两侧分别与进料系统的前墙、后墙连接,炉膛的顶部通过烟道进口与烟道连接,炉膛的底部与灰渣出口连接,一次风系统与炉膛的底部连接,二次风系统与炉膛顶部连接,所述的炉膛包括拱墙、侧墙、干燥炉排和燃烧尽炉排;拱墙设置在炉膛上部,侧墙设置在炉膛的左右两侧,干燥炉排和燃烧尽炉排设置在炉膛的底部,共同组成一个炉膛的燃烧空间。本发明的大容量高负荷的双炉膛垃圾焚烧锅炉的垃圾处理量大,炉膛单位热负荷和烟气温度高,系统热效率高,可以有效的降低二噁英等污染物排放。
本发明授权一种大容量高负荷的双炉膛垃圾焚烧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大容量高负荷的双炉膛垃圾焚烧装置,包括一次风系统(100)、二次风系统(200)、进料系统(300)、炉膛(400)、烟道(500)和灰渣出口(6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焚烧装置在沿炉膛(400)深度方向上对称布置,为双炉膛结构,在炉膛(400)底部的炉排上形成对称分布的两个燃烧中心,所述的炉膛(400)左右两侧分别与进料系统(300)的前墙(301)、后墙(302)连接,炉膛(400)的顶部通过烟道进口(501)与烟道(500)连接,炉膛(400)的底部与灰渣出口(600)连接,一次风系统(100)与炉膛(400)的底部连接,二次风系统(200)与炉膛(400)顶部连接,所述的炉膛(400)包括拱墙、侧墙(402)、干燥炉排(410)和燃烧尽炉排(420);拱墙设置在炉膛(400)上部,侧墙(402)设置在炉膛(400)的左右两侧,干燥炉排(410)和燃烧尽炉排(420)设置在炉膛(400)的底部,共同组成一个炉膛(400)的燃烧空间; 所述的拱墙包括可以将垃圾燃烧释放的热量以辐射形式直接反射到下方炉排的料层上的前拱墙(4011)和后拱墙(4012),前拱墙(4011)位于靠近前墙(301)的干燥段(4101)和燃烧燃烬段(4201)的上方;所述的后拱墙(4012)位于靠近后墙(302)的干燥段(4102)和燃烧燃烬段(4202)的上方; 所述的一次风系统(100)设有与干燥炉排(410)连接的一次风入口一(411),一次风系统(100)设有与燃烧尽炉排(420)连接的一次风入口二(421),一次风系统(100)设有与灰渣出口(600)连接的一次风入口三(602);一次风入口一(411)、一次风入口二(421)、一次风入口三(602)各自通过的氧化剂不同;一次风入口三(602)通过的氧化剂为一次预热空气,来源于空气预热器出口; 所述的灰渣出口(600)为缩口结构(603),在缩口结构(603)上设置一次风喷口(611)和挡板结构(610); 通过挡板结构(610)控制灰渣的排出量,降低因灰渣进入推渣器后产生的大量蒸汽对炉膛(400)压力和烟气组分的强烈冲击; 所述的一次风入口一(411)通过的氧化剂为高温循环烟气和高温预热空气的混合气,混合气的温度范围为350℃-650℃,风率为25%-35%,混合气中氧气的浓度为10%-15%,混合气的来源为高温烟道中烟气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高温空气;一次风入口二(421)通过的氧化剂为富氧氧化剂,来源为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高温空气和高浓度的氧气,其中氧气的浓度为25%-35%,风率为55%-65%,温度范围为150℃-350℃;一次风入口三(602)通过的氧化剂为一次预热空气,来源于空气预热器出口,风率为5%-10%,温度范围为150℃-250℃。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上海浦发热电能源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镇同发路123弄1-38号1幢5396室;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