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志安获国家专利权

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志安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球磨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的方法及应用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683611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0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220547.0,技术领域涉及:C01B32/19;该发明授权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球磨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的方法及应用是由赵志安;杨徐烽;张玉玲;肖新乐;昌杰;张励;魏贯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2-2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球磨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的方法及应用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球磨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的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S1、将石墨负极块浸入到低共熔溶剂中,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后过滤,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烘干,得初步处理石墨备用;S2、将初步处理石墨置于球磨罐中,然后加入球磨介质和剥离剂,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球磨处理;S3、将球磨后的产物进行过滤得固体残渣,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干燥即可。本发明利用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为原料成功地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一方面实现了废旧锂电池的低碳处理,另一方面成功合成的石墨烯纳米片可以作为高附加值产品广泛用于电子、建材、生物等多领域高端产品生产,符合绿色低碳的回收理念。

本发明授权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球磨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的方法及应用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球磨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石墨负极极片剪成1×1cm的负极块,然后浸入到低共熔溶剂中,水浴加热至80~90℃后,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4~5h后过滤,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置于干燥箱中烘干24h,得初步处理石墨备用; 所述的低共熔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按照1:2~4的摩尔比在80~100℃条件下搅拌形成透明均质液体;升温至120~140℃后,向透明均质液体中加入功能助剂,恒温搅拌1~2h即可; 所述的功能助剂的添加量为1~2wt%; 所述功能助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纳米二氧化硅超声分散到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质量10~18%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保持60~70℃,100~200rpm搅拌处理3~5h得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备用; (2)将生育酚和琥珀酸酐按照2~3:1的摩尔比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乙酸异丁酯,搅拌使其溶解后升温至90~100℃,加入生育酚摩尔数的0.7~1%的乙二胺,恒温反应2~3h后得生育酚衍生物备用; (3)将0.1~0.2mmol的生育酚衍生物加入到MES缓冲液中,搅拌混匀后加入0.1~0.13mmol的碳二亚胺和0.15~0.17mmol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200~300rpm室温搅拌20~30min后加入生育酚衍生物0.5~1倍的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继续搅拌10~12h后,9000~10000rpm离心10~15min,收集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60~70℃条件下干燥8~12h即可; S2、将初步处理石墨置于球磨罐中,然后加入球磨介质和剥离剂,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球磨处理; S3、将球磨后的产物进行过滤得固体残渣,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0~70℃条件干燥即可。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47100 安徽省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园区)涌金大道西5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