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佛山市利达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钟健常获国家专利权

佛山市利达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钟健常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佛山市利达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928380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1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423509.5,技术领域涉及:B32B27/32;该发明授权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是由钟健常;张逢辉;刘嘉贤;刘耀春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4-0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膜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树脂以及纳米水滑石作为主要成分,通过交联剂强化阻隔性能,还添加羧基封端聚乙二醇硅氧烷,对纳米水滑石起到表面改性作用,屏蔽其表面羟基,并利用聚乙二醇大分子链段的位阻效应抑制纳米片的团聚,强化分散性,使得既满足可回收性,还具有显著的阻隔性;另外,本发明通过在第一PE层以及所述第二PE层的制备原料中引入羧基改性聚乙烯,并经过电晕处理后,表面具有更多的羧基官能团,能与高阻隔涂层中的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树脂、羧基封端聚乙二醇硅氧烷改性纳米填料以及多官能团氮丙啶交联剂相互作用,增强阻隔性能和结合力。

本发明授权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隔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PE层、高阻隔涂层以及第二PE层,且所述第一PE层以及所述第二PE层的厚度分别占所述高阻隔复合膜总厚度的20%~79%,所述高阻隔涂层的厚度占所述高阻隔复合膜总厚度的1%~5%; 其中,所述第一PE层以及所述第二PE层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PE树脂30份~80份、羧基改性聚乙烯20份~70份、辅料0.1份~10份; 所述高阻隔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树脂100份、纳米水滑石40份~400份、羧基封端聚乙二醇硅氧烷1份~80份、交联剂3份~12份以及助剂3份~12份; 其中,所述纳米水滑石为具有层状结构的无机纳米片,单片厚度为6nm~20nm,单片平均径厚比为150~250; 所述交联剂为多官能团氮丙啶交联剂,所述多官能团氮丙啶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3-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和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羧基封端聚乙二醇硅氧烷的聚乙二醇链段的重均分子量为200gmoL~4000gmoL; 所述羧基封端聚乙二醇硅氧烷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 所述高阻隔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PE层的制备原料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第一PE层混合料,然后熔融加工薄膜成型,电晕处理后,得到第一PE层基膜; 将第二PE层的制备原料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第二PE层混合料,然后熔融加工薄膜成型,电晕处理后,得到第二PE层基膜; 将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树脂、交联剂和助剂分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水分散液;然后将纳米水滑石和羧基封端聚乙二醇硅氧烷分散于适量的水中,于50℃~80℃下搅拌6h~24h,得到羧基改性的纳米水滑石的水分散液,冷却至室温;再于搅拌的条件下,将所述羧基改性的纳米水滑石的水分散液添加至所述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水分散液中,调整固含量在3%~15%范围内,得到高阻隔涂料; 将所述高阻隔涂料涂布于所述第一PE层基膜和或第二PE层基膜的一面,然后将涂布有所述高阻隔涂料的一面贴合,于60℃~105℃下热风烘干,再于45℃~80℃下熟化48h~72h,得到高阻隔复合膜。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佛山市利达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百西科技工业园富达路1号B车间;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