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程康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盾构洞口接收渗漏防治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291573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1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142326.7,技术领域涉及:E21D11/10;该发明授权一种盾构洞口接收渗漏防治方法是由程康;李勇;郝建伟;唐达昆;许丹;张旭东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2-2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盾构洞口接收渗漏防治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盾构机接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盾构洞口接收渗漏防治方法,包括加固架、注浆装置、密封装置和接收架,所述加固架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另一侧安装有第一钢套,所述第一钢套一侧安装有第二钢套,所述第二钢套的个数共有三个,所述第一钢套的个数共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钢套分别设置在三个第二钢套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钢套底部设有接收架,左侧所述第一钢套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两个所述第一钢套并列设置在接收架上方两侧,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密封主体、固定管、固定架、弹簧、密封结构和注浆主体,可以在盾构机注浆装置注浆时,在第一钢套外侧进行注浆,从而提高注浆的效率,提高封堵效果。
本发明授权一种盾构洞口接收渗漏防治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盾构洞口接收渗漏防治方法,包括加固架(1)、注浆装置(4)、密封装置(5)和接收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架(1)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盖(6),所述固定盖(6)另一侧安装有第一钢套(2),所述第一钢套(2)一侧安装有第二钢套(3),所述第二钢套(3)的个数共有三个,所述第一钢套(2)的个数共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钢套(2)分别设置在三个第二钢套(3)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钢套(3)底部设有接收架(9),左侧所述第一钢套(2)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8),两个所述第一钢套(2)并列设置在接收架(9)上方两侧,左侧所述第一钢套(2)顶部安装有注浆装置(4),左侧所述第二钢套(3)顶部安装有密封装置(5),中间所述第二钢套(3)顶部固定连接有试压盖(10),右侧所述第二钢套(3)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盖(11); 所述注浆装置(4)包括密封主体(41)和注浆主体(42),所述注浆主体(42)设置在注浆主体(42)内,所述密封主体(41)包括固定管(411)和密封结构(414),所述固定管(411)外侧下方与第一钢套(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411)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12),所述固定架(412)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413),所述弹簧(413)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结构(414),所述固定架(412)呈十字形设置,所述注浆主体(42)包括注浆阀(421)和安装架(424),所述注浆阀(421)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23),所述限位环(423)外侧设有固定壳(422),所述注浆阀(421)贯穿固定壳(422),所述固定壳(422)与固定管(411)螺旋连接,所述注浆阀(421)内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24),所述安装架(424)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425),所述安装架(424)呈十字形设置,所述推杆(425)设置在弹簧(413)内,所述推杆(425)底端设置在密封结构(414)内; 所述密封装置(5)包括密封环(51)、限位装置(52)和防漏装置(54),所述密封环(51)顶部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5),所述固定块(55)内固定连接有进气阀(53),所述进气阀(53)外侧设置在防漏装置(54)内,所述密封环(51)外侧设置有呈均匀分布的限位装置(52),所述限位装置(52)包括固定板(541),所述固定板(541)内设有固定螺丝(543),所述固定螺丝(543)底部与第二钢套(3)螺旋连接,所述固定板(541)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542),所述密封垫(542)底部与第二钢套(3)紧密贴合,所述限位装置(52)包括限位架(521),所述限位架(521)左右两侧靠近第二钢套(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22),所述限位板(522)内设有限位螺丝(523),所述限位螺丝(523)一端外侧与第二钢套(3)螺旋连接。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43006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区277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