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王艳敏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哈尔滨工业大学申请的专利考虑相间和相内环流的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滑模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44880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621844.8,技术领域涉及:H02M7/493;该发明授权考虑相间和相内环流的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滑模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是由王艳敏;周秋莹;张伟琦;杨玉琢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1-1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考虑相间和相内环流的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滑模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的一种考虑相间和相内环流的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滑模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计鲁棒下垂滑模控制控制器,其包括母线电压跟随滑模控制、Q‑U环电压响应滑模控制、P‑f环频率响应滑模控制和自适应虚拟感抗调节器;步骤二、设计零序电压滑模控制抑制器,引入调节因子km控制矢量合成作用时间。本发明解决了相间环流模型采用PI控制法导致的性能不佳问题,提升相内环流模型性能。相较于PI控制,滑模控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能够在系统参数变化和外界扰动下保持稳定,同时动态响应更快,能够有效应对快速扰动。
本发明授权考虑相间和相内环流的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滑模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考虑相间和相内环流的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滑模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计鲁棒下垂滑模控制控制器,其包括母线电压跟随滑模控制、Q-U环电压响应滑模控制、P-f环频率响应滑模控制和自适应虚拟感抗调节器; 步骤二、设计零序电压滑模控制抑制器,引入调节因子km控制矢量合成作用时间; 步骤一中,母线电压跟随滑模控制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为: 设计滑模策略如下: 式中:xU为系统状态变量;Us为母线电压;UN为额定电压;SU为滑模面;cU10为比例调节参数;cU20为积分调节参数;uU为控制律;εU0、kU0为指数趋近律设计参数; 系统从初始电压状态至趋近于滑模面SU=0所需要时间tU为: 式中:SU0是SU的初始状态;构造Lyapunov方程VU=0.5SU 2,其一阶导数表示为: Q-U环电压响应滑模控制模型的建立方法为: 设计滑模策略如下: 式中:xE为状态变量;Us'为母线电压调整输出值;UQm为Q-U环输出电压值;SE为滑模面;cE10为比例项系数;cE20为积分项系数;uE为控制律;εE0、kE0为改进趋近律设计参数; 构造Lyapunov方程VE=0.5SE 2,其一阶导数表示为: 改进后的Q-U环控制方程为: 式中:UN、QNm分别表示各相并联逆变器的电压及无功功率;Um、Qm表示第m相逆变器的实际输出量;Nm为第m相逆变器的电压下垂系数; P-f环频率响应滑模控制模型的建立方法为: 设计滑模策略如下: 式中,xf为状态变量;fs为并联系统输出频率;fN为额定频率;Sf为滑模面;cf10为比例项系数;cf20为积分项系数;uf为控制律;εf0、kf0为趋近律设计参数; 构造Lyapunov方程Vf=0.5Sf 2,其一阶导数表示为: 改进后的P-f环控制方程为: 式中:s表示Laplace复频率变量;fN、PNm分别表示各相并联逆变器的额定输出频率及有功功率;fm、Pm表示第m相逆变器的实际输出量;Mm为第m相逆变器的频率下垂系数; 自适应虚拟感抗调节器模型的建立方法为: 设计滑模策略如下: 式中,xc为状态变量;iokm为系统输出电流;isk为网侧电流;Sc为滑模面;cc10为比例项系数;Xvirm为固定感抗;cc20为积分项系数,初始值为Xvirm0;uc为控制律;εc0、kc0为趋近律设计参数; 构造Lyapunov方程Vc=0.5Sc 2,其一阶导数表示为: Xvirm的变化引起系统输出无功功率Qm发生变化,可得: 式中:Uvirm为Xvirm上产生的电压降;UQm表示Q-U环输出电压值;Uvirm沿UQm方向可分解为ΔUvirm与sinψ·Urefm',Urefm'为引入Xvirm后的下垂环给定电压,由于ψ极小,故可认为Uvirm≈ΔUvirm。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其通讯地址为:1500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