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陈俊贵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安徽农业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具备潜入谷仓中进行工作功能的谷仓机器人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880963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133264.4,技术领域涉及:B25J11/00;该发明授权一种具备潜入谷仓中进行工作功能的谷仓机器人是由陈俊贵;王笑乐;杨洋;徐伟岳;潘卫东;张泽森;王洋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8-1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具备潜入谷仓中进行工作功能的谷仓机器人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潜入谷仓中进行工作功能的谷仓机器人,属于谷仓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多个主杆和副杆。该发明,在框架周围设置的多组带有螺旋叶片的杆体相互转动的配合,实现机器人在谷仓中移动的精确控制,靠近框架上方的两端杆体配合内部的隔板以及可伸缩的副杆提高收集腔的空间,可以根据需要收集更多的谷物,副杆延伸段外侧设置的多个输送叶片在副杆延伸时均匀的分布在延伸段的周围,避免副杆伸长后推力不足影响机器人的移动速度,涡轮多个叶片上设置的相邻磁极相反的条形磁铁配合喷洒管中的磁铁块,在涡轮转动的同时喷洒管不断的进行摆动,提高药剂的喷洒范围,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喷洒更多的谷物,提高药剂喷洒的效率。
本发明授权一种具备潜入谷仓中进行工作功能的谷仓机器人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具备潜入谷仓中进行工作功能的谷仓机器人,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上的多个主杆(2)和副杆(2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框架(1)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框架(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组件(11),所述驱动组件(11)的一端安装有齿轮(12),所述框架(1)的两侧外壁安装有驱动盒(13),所述驱动盒(13)的内壁安装有钢杆(14),所述钢杆(14)的外壁安装有齿环(15); 多个所述主杆(2)通过联轴器安装在钢杆(14)的两端,所述主杆(2)的内壁安装有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的一侧安装有伸缩电机(22),所述固定座(21)的内壁安装有螺纹杆(23),所述主杆(2)的一端开设有对称的导向槽(26); 多个所述副杆(24)的一端外壁分别和对应主杆(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副杆(24)的一端安装有和导向槽(26)滑动连接的导向杆(27),所述副杆(24)和主杆(2)的外壁安装有螺旋叶片(25),三个靠近上方的所述副杆(24)中安装有收集组件(3),三个靠近下方的所述副杆(24)的一端分别安装有药剂喷洒组件(4)、虫情监测模块(5)、温度监测模块(6)和湿度监测模块(7); 所述药剂喷洒组件(4)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副杆(24)一端的喷洒套(41)和设置在下方框架(1)中的药剂槽(48),所述喷洒套(41)的一端安装有和副杆(24)内壁转连接的限位轴(42),所述喷洒套(41)的一侧开设有上料孔(411),所述上料孔(411)的外壁安装有和药剂槽(48)连通的连接管(491),所述连接管(491)的一端安装有高压泵(49); 所述伸缩电机(22)的输出端和螺纹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3)的外壁和副杆(24)的内壁螺纹连接,同一个所述钢杆(14)两端的主杆(2)和副杆(24)外侧的螺旋叶片(25)旋转方向相同,所述框架(1)靠近左边的螺旋叶片(25)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框架(1)靠近右边的螺旋叶片(25)呈现逆时针方向旋转; 所述收集组件(3)包括安装架(31)、绞龙轴(32)、控制器(33)、隔板(34)、开关电机(36)、密封板(37)和控制盒(39),所述安装架(31)和副杆(2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31)和绞龙轴(32)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控制器(33)安装在副杆(24)的内部,四个所述隔板(34)的上方安装有和副杆(24)内壁转动连接的固定轴(35),所述控制器(33)控制固定轴(35)进行转动,所述隔板(34)为圆形; 所述密封板(37)的一侧安装有和副杆(24)一端内壁转动连接的驱动轴(38),所述开关电机(36)的安装在副杆(24)的一端内部,所述开关电机(36)的输出端和驱动轴(3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39)安装在框架(1)的内部,所述控制盒(39)控制开关电机(36)和控制器(33)。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30036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