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蒋喜志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封头开孔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成型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44732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452141.6,技术领域涉及:F16J12/00;该发明授权一种封头开孔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成型方法是由蒋喜志;王云飞;赵亮;伊翠云;张松;周伟勇;费阳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4-2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封头开孔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成型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封头开孔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及其成型方法,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解决了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在容器封头开孔后内压强度及密封的问题。它包括接头金属件、封头开孔金属件、内衬修补层、内衬层以及纤维缠绕结构层,接头金属件包括金属接头和开孔金属件,金属接头与开孔金属件设置在压力容器的左右两端,封头开孔金属件设置在压力容器的金属接头的一侧,封头开孔金属件与压力容器连接部位的外侧设有内衬修补层,压力容器的内表面为内衬层,压力容器的外表面为纤维缠绕结构层。它主要用于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成型。
本发明授权一种封头开孔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成型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封头开孔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开孔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包括接头金属件、封头开孔金属件(2)、内衬修补层(3)、内衬层(5)以及纤维缠绕结构层(6),所述接头金属件包括金属接头(1)和开孔金属件(8),所述金属接头(1)与开孔金属件(8)设置在压力容器的左右两端,所述封头开孔金属件(2)设置在压力容器的金属接头(1)的一侧,所述封头开孔金属件(2)与压力容器连接部位的外侧设有内衬修补层(3),压力容器的内表面为内衬层(5),压力容器的外表面为纤维缠绕结构层(6);所述封头开孔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压力容器内型面设计加工缠绕芯模,在封头开孔金属件(2)上加工螺纹,螺纹中心线与开孔的中心线一致,然后装配紧定螺钉(9),紧定螺钉(9)尾端与芯模表面平齐; 步骤2:在接头金属件的翼缘内外表面包覆密封橡胶层; 步骤3:将包覆的接头金属件按芯轴定位面装配至芯模两端; 步骤4:将整个芯模表面包覆橡胶两层,与压力容器的金属接头(1)通过预留的搭接口连接; 步骤5:包覆后的橡胶表面均匀涂刷界面胶,将紧定螺钉(9)尾端的橡胶去除,旋出至与橡胶表面平齐; 步骤6:包覆橡胶表面纤维缠绕结构层(6),每层纵向层缠绕前将紧定螺钉(9)旋出与纤维缠绕结构层(6)外表面平齐; 步骤7:在纵向缠绕层间铺设补强片; 步骤8:全部纵向层缠绕以及补强片铺设完成后,装配容器小端连接裙(4)和容器大端连接裙(7),然后缠绕裙外环向层后入炉固化; 步骤9:固化后壳体出炉,通过数控加工设备或专用工装,依据封头开孔轴线在复合材料封头上加工圆孔; 步骤10:拆除壳体缠绕芯模; 步骤11:封头开孔金属件(2)表面粘贴或模压橡胶层(11),金属面与橡胶层粘接处吹砂,橡胶与金属间涂刷粘接剂; 步骤12:粘贴橡胶层后封头开孔金属(2)外表面涂刷粘接剂,利用工装及封头开孔金属件(2)的螺纹(10)将封头开孔金属件(2)固定到容器封头设计位置,等粘接剂固化后拆卸工装; 步骤13:在容器内部封头开孔金属件(2)表面橡胶层与容器内表面橡胶层间粘贴生胶片两层; 步骤14:在粘贴的橡胶生片表面铺覆软质加热片; 步骤15:装配容器内压试验工装堵头,将加热片控制线缆从试验工装预留孔中穿出; 步骤16:通过试验工装向容器内部通入氮气,将原有空气排空后封闭容器,加压至0.5-1.0MPa; 步骤17:根据所选橡胶硫化特性,利用加热控温装置加热硫化后贴两层橡胶; 步骤18:待橡胶硫化后,容器内部自然降温至40℃以下,卸去内部气压,拆除内压试验工装及容器内加热片等多余物; 步骤19:按容器设计要求进行内压、气密试验验证。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15003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智谷大街642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