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世创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世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王桂茂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广东世创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世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微张力超薄带材连续加热退火的热处理生产线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74746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506838.9,技术领域涉及:C21D9/56;该发明授权微张力超薄带材连续加热退火的热处理生产线是由王桂茂;刘喜顺;伍世茂;苏志辉;潘泽超;梁先西;梁政;卢泽坚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11-2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微张力超薄带材连续加热退火的热处理生产线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微张力超薄带材连续加热退火的热处理生产线,包括连续加热退火炉和控制系统,在连续加热退火炉中设有进料机构、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和出料机构,在连续加热退火炉的进口端设有放卷机构、出口端设有收卷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连续加热退火炉的工艺段中设有内循环同步传送结构,内循环同步传送结构由传动机构和内循环钢带连接组成,传动机构带动内循环传送钢带同步经过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并不断循环运转,以使内循环传送钢带支撑及与工件同步通过连续加热退火炉的工艺段,形成微张力式工件输送及支撑结构;控制系统控制放卷机构、收卷机构和内循环传送结构同步运转,使内循环传送钢带的运行速度与工件的前进速度相同,形成同步控制结构。具有防止工件弯折及被拉断和防止工件下垂等特点和进步。
本发明授权微张力超薄带材连续加热退火的热处理生产线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微张力超薄带材连续加热退火的热处理生产线,包括连续加热退火炉和控制系统13,在连续加热退火炉20中设有进料机构3、加热系统4、冷却系统5和出料机构6,在连续加热退火炉20的进口端设有放卷机构、出口端设有收卷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连续加热退火炉20的工艺段中设有内循环同步传送结构,所述内循环同步传送结构由传动机构7和内循环传送钢带8连接组成,传动机构7带动内循环传送钢带8同步经过加热系统4和冷却系统5并不断循环运转,以使内循环传送钢带8支撑及与工件同步通过连续加热退火炉的工艺段,形成微张力式工件输送及支撑结构;放卷机构的输出端连通内循环传送结构的输入端、使通过连续加热退火炉的工艺段的工件承载在内循环传送钢带8上,收卷机构的输入端连通内循环传送结构的输出端;控制系统13具有若干个信号输入端和若干个信号输出端,控制系统1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加热系统4、冷却系统5、放卷机构、收卷机构和内循环传送结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系统13控制放卷机构、收卷机构和内循环传送结构同步运转,使内循环传送钢带8的运行速度与工件的前进速度相同,形成同步控制结构;控制系统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加热系统4、冷却系统5、放卷机构、收卷机构和内循环传送结构的信号输出端,形成信号反馈结构;因而形成具有闭环同步控制结构的微张力超薄带材连续加热退火的处理生产线; 内循环传送结构中,传动机构7由传动电机、两条主传动轴7-1和两条从传动轴7-2组成,两条主传动轴7-1设置在连续退火炉的两端,其位置高度与放卷机构、收卷机构的位置高度相当,以使内循环传送钢带8刚好支撑工件;两条从传动轴7-2各设置在一条主传动轴7-1的下方内侧,形成四点支撑结构;内循环传送钢带8连接在所述四点支撑结构上形成内循环结构;主传动轴7-1与传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电机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13的一个信号输出端,在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处或主传动轴7-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各连接控制系统13的一个信号输入端,形成闭环控制结构; 在放卷机构的放卷辊或放卷电机输出轴处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各连接控制系统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控制系统的一个信号输出端连接放卷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构成闭环放卷控制结构; 在收卷机构的收卷辊和收卷电机输出轴处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各连接控制系统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控制系统的一个信号输出端连接收卷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构成闭环收卷控制结构。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广东世创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世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石洲工业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