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学生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电缆桥架穿越被动房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封堵构造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51387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180658.6,技术领域涉及:H02G3/22;该发明授权一种电缆桥架穿越被动房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封堵构造是由张学生;赵中军;符建超;罗岗;屈晨;潘霞;程欣荣;于巍;李化;刘思辰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9-2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电缆桥架穿越被动房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封堵构造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桥架穿越被动房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封堵构造,包括:套管、电缆桥架和电缆,套管穿于被动房的砌块墙中,套管与砌块墙之间设有聚合物砂浆填塞层,电缆桥架套设于套管两端的外侧,并延伸至聚合物砂浆填塞层外侧,电缆穿于电缆桥架和套管内,且位于套管和电缆之间的间隙处设有气密性封堵结构对电缆以及位于被动房两侧的电缆桥架的端部进行密封,电缆桥架通过一组电缆桥架吊杆固定,电缆桥架吊杆的上部与楼板连接。本发明采用了预埋密闭套管的方法,将多根电缆分别通过套管穿越围护结构,避免了桥架直接穿越围护结构,对每个套管单独进行气密性封堵处理,满足了气密性要求,又达到了防火封堵的目的,满足防火和气密性要求。
本发明授权一种电缆桥架穿越被动房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封堵构造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电缆桥架穿越被动房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电缆桥架(2)和电缆(3),所述套管(1)穿于被动房的砌块墙中,且所述套管(1)与砌块墙之间设有聚合物砂浆填塞层(4),所述电缆桥架(2)套设于套管(1)两端的外侧,并延伸至聚合物砂浆填塞层(4)外侧,所述电缆(3)穿于电缆桥架(2)和套管(1)内,且位于套管(1)和电缆(3)之间的间隙处设有气密性封堵结构(5)对电缆(3)以及位于被动房两侧的电缆桥架(2)的端部进行密封,所述电缆桥架(2)通过一组电缆桥架吊杆(21)固定,所述电缆桥架吊杆(21)的上部与楼板连接;所述气密性封堵结构(5)包括发泡聚氨酯(51)、石棉水泥(52)和密封胶泥(53),所述发泡聚氨酯(51)设于套管(1)和电缆(3)之间的间隙中部,所述石棉水泥(52)设于发泡聚氨酯(51)的两侧,所述密封胶泥(53)设于石棉水泥(52)设的外侧;所述套管(1)贴近墙体位置设有硅胶密封圈(6),所述硅胶密封圈(6)的外侧设有气密胶带(7),所述气密胶带(7)的一端延伸至硅胶密封圈(6)的外侧,并与砌块墙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套管(1)的末端,且,所述套管(1)末端和防水隔汽膜之间还设有电缆防护套(8); 所述气密胶带采用防水隔汽膜或者防水透气膜,位于被动房内侧电缆防护套(8)的外侧设有防水隔汽膜,位于被动房外侧电缆防护套(8)的外侧设有防水透气膜; 所述的电缆桥架穿越被动房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封堵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被动房墙体厚度制作套管(1),套管(1)长度为墙体厚度每侧增加30~80mm; S2:砌筑墙体,并根据电缆桥架(2)定位在砌筑墙体的砌块墙上开洞,埋入预制的套管(1),套管(1)周边与砌块墙之间的缝隙处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密封; S3:套管(1)定位与电缆桥架(2)位置相协调一直,让电缆桥架(2)外壳完全覆盖套管(1)周边范围,确保电缆桥架(2)内的电缆(3)能够顺利穿越套管(1),减少电缆(3)弯曲; S4:安装电缆桥架(2),电缆桥架(2)安装于套管(1)的两侧位置,没测预留出不少于500mm的距离暂不安装桥架,给套管(1)两侧进行气密封堵预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 S5:将电缆(3)在电缆桥架内敷设,并通过套管(1)穿越被动房的围护墙体; S6:电缆(3)敷设完成后,通过气密性封堵结构(5)对电缆(3)及套管(1)间进行气密封堵,再对电缆桥架(2)与套管(1)以及聚合物砂浆之间进行气密封堵; S7:封堵措施全部完成后,安装预留的电缆桥架(2),并完善电缆桥架盖板; 所述步骤S2中所述套管(1)周边与砌块墙之间的缝隙采用聚合物砂浆的填塞方式如下: 聚合物砂浆填塞时由内向外逐步填塞密室,不留缝隙,填塞至墙体表面时将砂浆面层压实抹平,填塞完成后,静置养护不少于24h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为了确保套管(1)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严密,在套管(1)两端贴近墙体的位置设置硅胶密封圈(6),硅胶密封圈(6)内侧与套管(1)箍紧,宽出套管(1)50mm的部分与套管(1)周围墙面牢固粘贴,有效封闭套管周边与墙体之间的缝隙; 所述步骤S6中具体的封堵过程如下: (1):首先在套管(1)内部中间位置注入发泡聚氨酯(51),发泡聚氨酯(51)注入的范围不少于墙体厚度的12,确保套管与电缆之间的缝隙填充严密饱满,注入发泡聚氨酯(51)后需要静置1~2小时; (2):待发泡聚氨酯胶充分发泡并凝固后,在套管(1)内部的墙体两侧位置填充石棉水泥(52),将拌合好的石棉水泥(52)充分填塞在套管(1)与电缆(3)之间的缝隙内,分别自套管(1)两端逐渐填塞入缝隙内部,由内向外填塞密实,表面压实抹平,养护24h以上,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采用密封胶泥(53)封堵电缆周边,密封胶泥(53)封堵是要连续,且其封堵分两次进行,即第一封堵将密封胶泥(53)填满电缆(3)周边与套管(1)之间的缝隙,表面与套管(1)端部达到基本齐平,第二次封堵采用少量密封胶泥(53)找补表面不平整及局部不严密的部位,并将其表面压实刮平,做到电缆(3)周边及套管(1)内部全部填满,且表面与套管(1)端部完全齐平; (4):再对套管(1)周边进行封堵,即,在套管(1)两端贴近电缆(3)的位置安装电缆防护套(8),将密封胶泥防护在套管(1)内部, 在电缆防护套(8)外侧粘贴气密胶带,位于被动房内侧电缆防护套(8)的外侧设有防水隔汽膜,位于被动房外侧电缆防护套(8)的外侧设有防水透气膜,粘贴之前将电缆(3)、套管(1)、电缆防护套(8)、周边墙体均要清理干净,确保粘贴牢固,气密胶带的粘贴要确保在电缆(3)一侧的粘贴包覆范围超出电缆(3)与电缆防护套(8)的接缝不小于50mm,同时在墙体一侧的粘贴包覆范围超出硅胶密封圈(6)与砌块墙的接缝也不小于50mm,在套管(1)、电缆防护套(8)、硅胶密封圈(6)的范围必须全部粘贴包覆严密,气密胶带的接缝部位充分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通讯地址为: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8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