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源隆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多孔介质填充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冷却防护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566313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154994.3,技术领域涉及:H01M10/613;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多孔介质填充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冷却防护系统是由王源隆;陈雄杰;李超亮;赵万忠;王春燕;周冠;赵振东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9-2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多孔介质填充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冷却防护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介质填充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冷却防护系统,包含依次交替层叠的N个电池单体和N‑1个多孔介质液冷板;多孔介质液冷板在两个导热板之间采用闭孔负泊松比单胞以面心立方的方式阵列,将其分割为中心密闭的第二腔体以及包围第二腔体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第二空腔中均采用开孔负泊松比单胞以面心立方的方式阵列填充;第二空腔内的空隙中以相变材料进行填充,冷却流道内的空隙中以冷却介质进行填充。本发明散热效率高,散热温度性可靠,散热周期长,温度均匀性好,力学性能,用于高功率和高充电周期的动力电池散热与防撞,能提高电池模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多孔介质填充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冷却防护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多孔介质填充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冷却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N个电池单体和N-1个多孔介质液冷板,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所述多孔介质液冷板呈长方体,包含第一至第二导热板、第一至第四外边框、以及第一至第四内边框,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二导热板结构相同,均呈长方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至第四外边框依次首尾垂直固连,设置在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之间且和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密闭固连,使得第一至第二导热板、第一至第四外边框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至第四内边框依次首尾垂直固连,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且和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密闭固连,使得第一至第二导热板、第一至第四内边框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腔体,第一至第四外边框和第一至第四内边框之间形成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外边框上设有用于冷却液流入所述冷却流道的第一通孔,第三外边框上设有用于冷却液流出所述冷却流道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至第四外边框、第一至第四内边框均采用闭孔负泊松比单胞以面心立方的方式阵列而成;所述闭孔负泊松比单胞为阿基米德十四面体,其内实心,其上8个三角形面的中心设有和指向其中心的锥形盲孔,且锥形盲孔的底部呈朝外凸起的球面; 所述冷却流道、第二空腔中均采用开孔负泊松比单胞以面心立方的方式阵列填充,所述开孔负泊松比单胞为阿基米德十四面体,其中心设有球形空腔,且开孔负泊松比单胞上的8个三角形面的中心设有和其内球形空腔相联通的锥形通孔; 所述第二空腔内开孔负泊松比单胞之间的空隙中以相变材料进行填充,冷却流道内开孔负泊松比单胞之间的空隙中以冷却介质进行填充; 所述电池单体呈长方体,N个电池单体和N-1个多孔介质液冷板依次交替层叠,N个电池模块的电极朝向相同;N-1个多孔介质液冷板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接外界冷却循环系统。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