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珠海普斯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戴伟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珠海普斯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基于数字孪生的电能计量装置电量追退补处理方法及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42109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127718.8,技术领域涉及:G01R35/04;该发明授权基于数字孪生的电能计量装置电量追退补处理方法及系统是由戴伟;邬智江;宋均正;何建新;林远仕;苏恩;苏见;叶彬生;仲崇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9-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基于数字孪生的电能计量装置电量追退补处理方法及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基于数字孪生的电能计量装置电量追退补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的方法包括:确定电量追退补测量时段及其起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从该起始时刻开始诊断电能计量装置故障期间的故障类型和采集每一记录时间间隔的用电负荷数据,根据故障类型的用电负荷数据关联数据,以及用电负荷数据,获得每一记录时间间隔内的实际运行数据,数字孪生体模型根据输入的用电负荷数据和实际运行数据,获得每一记录时间间隔的实际电能,确定电量追退补测量时段的追退补电量。本发明通过创新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对被核电能计量装置的映射,实现精准计算出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失准后需要追退补的电量。
本发明授权基于数字孪生的电能计量装置电量追退补处理方法及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基于数字孪生的电量追退补处理方法,应用于错误接线的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还包括: S130、确定电量追退补测量时段及其起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从该起始时刻开始诊断电能计量装置故障期间的故障类型和采集每一记录时间间隔的用电负荷数据;其中,所述故障类型包括错误接线,所述用电负荷数据包括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记录有功功率和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记录无功功率; S231、根据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所述记录有功功率P1n’、P2n’和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所述记录无功功率Q1n’、Q2n’,获得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中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测算功率因数cosΦ1n’、cosΦ2n’,以获得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每相的测算相角Φ1n’、Φ2n’;其中, 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所述测算功率因数的计算方式如下: , , S232、根据所述故障类型的实际相角关联数据,以及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所述测算相角,获得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实际相角Φ1n、Φ2n和每相的实际功率因数cosΦ1n、cosΦ2n; S321、根据所述测算功率因数和所述实际功率因数,获得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更正系数;其中, 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所述更正系数K1n、K2n的计算方式如下: K1n=cosΦ1ncosΦ1n’, K2n=cosΦ2ncosΦ2n’, S322、根据所述更正系数和所述记录有功功率,获得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正确有功功率,以获得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实际电能和每相的实际电量;其中, 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所述正确有功功率Pn10、Pn20的计算方式如下: P10n=K1n*P1n’, P20n=K2n*P2n’, 在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内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所述实际电能E1n、E2n的计算方式如下: E1n=P10n*t, E2n=P20n*t, 式中,t表示每一记录时间间隔的时长; 根据所述电量追退补测量时段,获得第一计量元件、第二计量元件的所述实际电量E1、E2,其计算方式如下: , , 式中,n表示第n个记录时间间隔;n的取值范围是(1,k),其中k表示所述电量追退补测量时段的所述起始时刻和所述结束时刻之间包含的记录时间间隔的总个数; S323、获取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总电量EZ=E1+E2,并获取所述的电量追退补测量时段的错误电量EX,以获得所述电量追退补测量时段的追退补电量E=EZ–EX。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珠海普斯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51040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松柏东街30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