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北京理化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亓学奎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北京理化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用于环境空气中VOCs管式轴向被动采样器采样速率的快速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394567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111350394.X,技术领域涉及:G01N30/16;该发明授权一种用于环境空气中VOCs管式轴向被动采样器采样速率的快速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是由亓学奎;余涛;周爱民;朱求源;王骁;曲晶明;贾凯;王欣欣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1-11-1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用于环境空气中VOCs管式轴向被动采样器采样速率的快速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环境空气中VOCs管式轴向被动采样器采样速率的快速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气袋、被动采样管、温湿度计和主动采样器,所述被动采样管和温湿度计放置在所述气袋内,对所述气袋内气体进行被动采样同时监测采样的温度和湿度;所述主动采样器位于所述气袋外部且与所述气袋相连接,用于主动采集气袋内的气体。本发明的校准装置针对目前环境空气中VOCs被动采样速率测定的实际需要而设计,具有轻便、操作简单和价格低廉的优点。
本发明授权一种用于环境空气中VOCs管式轴向被动采样器采样速率的快速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用于环境空气中VOCs管式轴向被动采样器采样速率的快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环境空气中VOCs管式轴向被动采样器采样速率的快速校准装置实现,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气袋、被动采样管、温湿度计和主动采样器,所述被动采样管和温湿度计放置在所述气袋内,对所述气袋内气体进行被动采样同时监测采样的温度和湿度;所述主动采样器位于所述气袋外部且与所述气袋相连接,用于主动采集气袋内的气体; 所述气袋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阀门和密封条,所述阀门与所述主动采样器相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气袋与主动采样器相连通,所述密封条用于实现所述气袋开口和密封; 所述被动采样管内部填充有吸附剂,所述被动采样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盖,另一端为开放状态; 所述主动采样器包括主动采样管和采样泵,所述采样泵通过主动采样管与所述气袋相连通;所述主动采样管内部填充有吸附剂,一端与所述采样泵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袋连通;所述主动采样管内的吸附剂与所述被动采样管内的吸附剂种类相同;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热脱附仪对被动采样管和主动采样管进行清洗老化,老化结束后,立即用密封盖密封两端并用锡纸将其两端包好,于0-4℃进行保存; (2)首先配置VOCs标准储备液,然后在含有最大容积80%合成空气或高纯氮气的气体收集袋中注入一定体积VOCs标准储备液,于20-25℃下放置1-2h或60℃放置0.5h,混匀得到VOCs标准混合气体; (3)首先将主动采样器与气袋分离,之后通过打开阀门向气袋内注入最大容积的80%合成空气或高纯氮气,然后再向气袋内注入一定体积的所述VOCs标准混合气体,充气完毕后关闭阀门并连接主动采样器与气袋开始进行被动采样,在被动采样的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利用主动采样器进行主动采样,同时记录气袋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被动采样结束后,立即用密封盖密封两端并用锡纸将其两端包好,于0-4℃进行保存; (4)使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步骤(3)中被动采样管和主动采样管中的VOCs质量; (5)以主动采样方法作为参比方法,来进行被动采样吸附速率的校准实验,利用公式I计算被动采样器的采样速率: R=Mp,iCa,i×t×60×10-6公式I 其中,R为被动采样管对第i种VOCs的采样速率,mLmin; Mp,i为被动采样管采样得到的第i种VOCs的质量,ng; Ca,i为主动采样器采样得到的第i种VOCs的浓度,ngm3; t为被动采样的时间,h。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北京理化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