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刘志伟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江苏科技大学申请的专利基于多泥沙航道的无轴推进器防泥沙淤积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351132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110563683.1,技术领域涉及:B63H21/17;该发明授权基于多泥沙航道的无轴推进器防泥沙淤积装置是由刘志伟;管义锋;李祥光;刘元元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1-05-2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基于多泥沙航道的无轴推进器防泥沙淤积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泥沙航道的无轴推进器防泥沙淤积装置,包括过滤机构,由三层排放机构组成的泥沙排放机构,以及高压水冲刷机构,过滤机构包括成组设置的锥台形孔和格栅滤网,第一层排放机构设置在第一固定环和定子组件环氧树脂层外缘上,第二层排放机构设置在第二固定环一端上,第三层排放机构设置在导管空腹壳体外壁一端上。本发明加速了过滤后的水流的流速,提高了过滤效率和排放效率,改善了无轴推进器电机内部的冷却效果,还能防止外界泥沙水倒流入导管内,降低了无轴推进器在多泥沙航道的能量损耗和结构磨损,提高了无轴推进器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本发明授权基于多泥沙航道的无轴推进器防泥沙淤积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多泥沙航道的无轴推进器防泥沙淤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导管壳体内壁两端上的过滤机构,设置在导管内的泥沙排放机构,以及设置在船艉内外及导管内的高压水冲刷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成组设置的锥台形孔和格栅滤网,所述锥台形孔外大里小地均布在导管壳体内壁的两端上,格栅滤网固定在锥台形孔中;所述锥台形孔的大端直径为60-90mm,小端直径为50mm;格栅滤网包括内外两层纵横相交固定连接的格栅条,格栅网眼孔径小于5mm×5mm; 所述泥沙排放机构包括从导管壳体内壁向导管壳体外壁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层排放机构、第二层排放机构和第三层排放机构,所述第一层排放机构设置在第一固定环和定子组件环氧树脂层外缘上,第一固定环两端分别固定在静环支撑环和外支撑环之间,第一固定环中部包覆在定子组件环氧树脂层的外周面上;第二层排放机构设置在第二固定环一端上,第二固定环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支撑环中部上,外支撑环外周面分别固定在导管壳体外壁端口内;第三层排放机构设置在导管壳体外壁一端上,且与第二层排放机构位置对应; 所述高压水冲刷机构设置在船艉舱、船艉甲板和第二固定环上;所述高压水冲刷机构包括储水罐、电动机、水泵、高压喷水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储水罐固定在船艉甲板上,通过联轴器彼此连接的电动机和水泵固定在船艉舱内;进水管两端分别连接储水罐和水泵的输入端,出水管一端与水泵的输出端相连,出水管另一端伸进导管内后绕导管一圈,通过多个均布的支撑块分别固定在推力轴承的静环支撑环中部上;均布的多根轴向支管分别与高压喷水器输入端连接,高压喷水器中部通过支撑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弧形泥沙冲槽的一端中; 所述第一层排放机构在导管径向上下侧,以导管轴线为对称轴心上下成120°扇形排列在导管腔体中部上,包括上下对称的两组构件,每组构件包括多根轴向槽道和设置在不锈钢材质的第一固定环上的多个不对称沙漏孔,多根轴向槽道亦成120°扇形径向均布在定子组件环氧树脂层外缘的上下侧,所述轴向槽道的横截面面积为格栅网眼面积的2-3倍;沿第一固定环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不对称沙漏孔分别与相应的轴向槽道位置对应;与第三层排放机构设置在导管壳体外壁一端上,且与第二固定环一端上的第二层排放机构位置对应; 所述第二层排放机构包括不锈钢材质的第二固定环上的多根弧形泥沙冲槽和多个第二层排水孔,弧形泥沙冲槽背离第二固定环的轴心径向内凹,均布在第二固定环一端上弧形泥沙冲槽半径R>30mm;两个一组的第二层排水孔轴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固定环另一端上,多组第二层排水孔径向均匀设置在第二固定环的另一端上; 所述第三层排放机构包括多个第三层排水孔,所述第三层排水孔为横置长圆孔,并排排列的横置长圆孔两个一组轴向间隔设置,多组第三层排水孔均匀设置在导管壳体外壁径向另一端上,且第三层排水孔和第二层排水孔位置对应;第三层排水孔轴线垂直于第二层排水孔轴线,第三层排水孔横向中心剖面亦为平行四边形,且两个第三层排水孔平行四边形的倾斜方向相反。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