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诺晖精密五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徐倍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常熟市诺晖精密五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散热型配电柜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03356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241126.6,技术领域涉及:H02B1/56;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散热型配电柜是由徐倍;顾二妹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3-0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散热型配电柜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散热型配电柜,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包括配电柜机构,包括柜体、柜门、出气板、框体和风扇,所述柜门转动连接于柜体表面,所述出气板安装于柜体表面,并位于其一侧,所述框体连通于柜体表面,并位于其另一侧,所述风扇固定连接于框体内壁。本发明通过进风过滤机构能够对进入到配电柜内的气体进行过滤,减少配电柜内的电气元件表面尘埃积累的概率,降低影响电气设备的散热效果和故障发生的情况,通过封堵排渣机构能够根据配电柜内的热量对散热风扇的转速和进风量进行调整,使配电柜散热效果更好,方便对进风处所用的过滤板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灰尘不易进入到配电柜内并且方便排出。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散热型配电柜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散热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电柜机构(100),包括柜体(101)、柜门(102)、出气板(103)、框体(104)和风扇(105),所述柜门(102)转动连接于柜体(101)表面,所述出气板(103)安装于柜体(101)表面,并位于其一侧,所述框体(104)连通于柜体(101)表面,并位于其另一侧,所述风扇(105)固定连接于框体(104)内壁; 进风过滤机构(200),安装于框体(104)表面,包括筒体(201)、弯管(202)、进气罩(203)、壳体(204)、圆块(205)、圆筒(206)、过滤网板(207)、清理刷(208)、透明窗(209)和出气孔(210),所述筒体(201)连通于框体(104)表面,所述弯管(202)两端分别与进气罩(203)和筒体(201)连通,所述壳体(204)固定连接于筒体(201)内壁,所述圆块(205)固定连接于壳体(204)表面,所述圆筒(206)转动连接于弯管(202)和圆块(205)表面,所述过滤网板(207)活动连接于壳体(204)表面,所述清理刷(208)固定连接于圆筒(206)表面,所述透明窗(209)固定连接于筒体(201)表面,所述出气孔(210)开设于圆筒(206)表面;以及, 封堵排渣机构(300),安装于进风过滤机构(200)、框体(104)和出气板(103)表面,包括调节件(301)、开关(302)、触碰件(303)、驱动件(304)、进风调整件(305)、遮挡件(306)和固定件(307),所述调节件(301)和开关(302)安装于出气板(103)表面,所述触碰件(303)设置于弯管(202)和圆筒(206)表面,所述驱动件(304)设置于圆筒(206)和遮挡件(306)表面,所述进风调整件(305)设置于进气罩(203)和遮挡件(306)表面,所述遮挡件(306)设置于框体(104)和驱动件(304)表面,所述固定件(307)安装于壳体(204)和圆块(205)表面; 所述调节件(301)包括电阻(301a)、圆壳(301b)、滑杆(301c)、导电环(301d)、活塞(301e)、金属液(301f)、第一弹簧(301g)和导热棒(301h),所述电阻(301a)和圆壳(301b)安装于出气板(103)表面,所述滑杆(301c)滑动连接于圆壳(301b)表面,所述导电环(301d)固定连接于滑杆(301c)一端,并套设于电阻(301a)表面,所述活塞(301e)固定连接于滑杆(301c)另一端,并与圆壳(301b)内壁接触,所述金属液(301f)填充于圆壳(301b)内腔,所述第一弹簧(301g)套设于滑杆(301c)表面,并且其两端分别与圆壳(301b)和活塞(301e)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棒(301h)固定连接于圆壳(301b)表面。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常熟市诺晖精密五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古里镇芙蓉村西尤漕路3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