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陈浩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同时回用的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102207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104312.6,技术领域涉及:C02F9/00;该发明授权一种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同时回用的方法是由陈浩;杜希;柯岩;张洪发;黄家全;邱孝群;张玉高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2-1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同时回用的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同时回用的方法,包括:1将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碱后混合均匀,得到含有沉淀的混合液;2快速分离含有沉淀的混合液中的沉淀和盐水;3向步骤2分离后所得到的清液中加入酸液调节pH值至3‑4后进行曝气,曝气结束后,再加入碱调节pH值至6‑9,得到回收盐水。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同时回用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中的盐,同时相对于本领域使用的现有常规回用盐的工艺,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还具有处理剂,如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纯碱等用量少、运行成本低及操作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授权一种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同时回用的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同时回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同时回用的方法包括: a收集染色盐水并使其进入染色盐水收集池中,其中,染色盐水的pH值为11.5,以稀释倍数法计的色度为2560倍,氯化钠浓度为83gL,纯碱浓度为21gL;收集软化反洗盐水,即软化再生盐水至软化反洗盐水收集池中,其中,软化反洗盐水中的氯化钠浓度为57gL,以氯化钙和氯化镁计的总硬度为12400mgL; b按照1:1的体积比例将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该混合液的pH值为11.1,硬度为6200mgL,以稀释倍数法计的色度为1280倍,氯化钠浓度为70gL; c向所述混合液中投加1.1gL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12.0,并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5min以搅拌均匀,此时混合液中出现大量沉淀,所述沉淀包括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钙及氢氧化镁,得到含有沉淀的混合液,再通过沉淀法快速分离含有沉淀的混合液中的沉淀和盐水; 取分离所得上清液并测定其色度,测得其以稀释倍数法计的色度为8倍,去除率为99.4%,碳酸钙硬度为85mgL,去除率为98.6%; d再向步骤c分离后所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盐酸1.5gL调节pH值至3.8,以脱除剩余的碳酸根离子,曝气1h,再投加氢氧化钠0.1gL调节pH值至8.0,得到回收盐水,该回收盐水的碱度为186mgL; 将回收盐水直接回用于染色工序和或软化树脂再生工序; 或者; a收集染色盐水进入染色盐水收集池中,其中,染色盐水的pH值为11.4,以稀释倍数法计的色度为1280倍,硫酸钠浓度为60gL,纯碱浓度为15gL;收集软化反洗盐水,即软化再生盐水至软化反洗盐水收集池中,其中,软化反洗盐水中的氯化钠浓度为48gL,以氯化钙和氯化镁计的总硬度为17400mgL; b按照1:1的体积比例将染色盐水和软化再生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该混合液的pH值为11.1,硬度为8700mgL,以稀释倍数法计的色度为640倍,硫酸钠浓度为30gL,氯化钠浓度为24gL; c向所述混合液中投加1.3gL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12.0,并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5min以搅拌均匀,此时混合液中出现大量沉淀,所述沉淀包括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钙及氢氧化镁,得到含有沉淀的混合液,再采用管式膜快速分离得到沉淀和上清液; d再向步骤c分离后所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盐酸1.4gL调节pH值至3.8,以脱除剩余的碳酸根离子,曝气1h,再投加氢氧化钠0.1gL调节pH值至8.0,得到回收盐水,该回收盐水的碱度为186mgL,以稀释倍数法计的色度为8倍,去除率为98.8%,碳酸钙硬度为94mgL,去除率为98.9%; 先采用NF膜对回收盐水进行分盐得到产水和浓水,其中产水为浓度是60gL的氯化钠溶液,可直接回用至软化树脂再生工序中,浓水含100gL硫酸钠和10gL氯化钠,经调整浓度后可回用于染色工序中。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出口加工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