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胡伟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一种不同电网场景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补偿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64261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397599.8,技术领域涉及:H02J3/18;该发明授权一种不同电网场景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补偿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是由胡伟;宫金武;沈煜;闵怀东;胡成奕;陈鹤冲;蒋伟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11-0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不同电网场景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补偿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电网场景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补偿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电网中关键适应性指标进行分级,从而构建覆盖不同类适应性指标的典型电网场景集;建立供电质量提升方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供电质量提升方案的技术性评估指标、经济性评估指标、适应性评估指标;基于熵权分析‑AHP法得到评价矩阵,并基于DEMATEL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合成最终评定结果。本发明的评估方法应用到配网供电质量提升装置中,可以明确不同电网扰动对设备的响应特性,有效甄别变流设备的优劣,从而实现供电质量提升装置性能量化评估体系。
本发明授权一种不同电网场景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补偿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不同电网场景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补偿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典型适应性场景集:基于国家标准GBT12326-2008,将电网关键适应性指标中的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谐波及电压不平衡的限值分为I、II、III、IV级,用于构建覆盖不同类适应性指标的典型电网场景集S; 步骤二、各适应场景下补偿性能指标实测及其量化:将典型电网场景集S内场景编号为Si,确定评价配网供电质量提升装置性能评价指标包括技术性评价指标Vi、经济性评估指标Ci、适应性评估指标Ei,在各类场景下对目标进行补偿性能测试,获得针对不同场景下指标作为因子的三个性能指标因素集V、C、E; 步骤三、基于熵权分析-AHP-DEMATEL法的配网供电质量提升装置性能综合评价:定义指标集C与评价集E,采用熵权分析法得到各个性能指标的熵权V;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技术性评价指标Vi、经济性评估指标Ci、适应性评估指标Ei进行重要性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H;采用DEMATEL法对判断矩阵H处理后得到综合影响矩阵T,根据综合影响矩阵T求得评价指标的中心度Mj,结合评价指标的中心度Mj和熵权V得到综合评估权重,从而合成评价结果; 所述基于熵权分析-AHP-DEMATEL法的配网供电质量提升装置性能综合评价,其步骤包括: 1)定义指标集C与评价集E: ; ; 式中,Ci为指标C的下一级指标,E为评价集,按照指标的具体情况划分; 2)量化评价集E,将评价集中的指标量化为0~1之间的数值: ; 3)将各评估指标原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假设有n个指标集、m个评价集,原始数据矩阵Y为: ; 4)标准化处理后得到新的评价矩阵F: ; 其中 ; 5)计算各个评估指标的熵权V,第j个评估指标的熵权定义为: ; 其中Hj表示第j个评估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为: ; 6)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n×n的直接影响矩阵H: ; 式中,为指标i、j间的重要程度; 7)采用行和、列和最大值法对直接影响矩阵H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数据归一到(0,1)区间内,从而提升数据指标间的可比性: ; 8)得到规范影响矩阵N: ; 9)规范化直接影响矩阵连续自乘可表示要素之间增加的间接影响,连续自乘后矩阵所有元素值将趋近于0,基于此得到综合影响矩阵T: ; 式中,I为单位矩阵; 10)根据综合影响矩阵T可求得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这4种度量要素在系统中重要程度的度量准则,从而确定综合评估权重: ; 式中,Di为指标影响度;Ci为指标被影响度;Mi为指标中心度;Ri为指标原因度;tij为综合影响矩阵T中的元素; 得到综合评估权重: ; 式中,Mj表示第j个评估指标的中心度,Vj表示第j个评估指标的熵权; 11合成评定结果: ; 式中,为评价矩阵,为综合评估权重。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227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