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刘小清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纵向轨排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35661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531451.7,技术领域涉及:E01B5/02;该发明授权一种纵向轨排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是由刘小清;李亮;吴国禹;左世鑫;南宇超;周斌;夏玉龙;杨刚;尉大业;刘光胜;田骥;张智鑫;郑洁;王先维;朱刚;赵波;王霄剑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5-1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纵向轨排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嵌入式轨道施工耗工耗时,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提供一种纵向轨排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纵向轨排结构包括钢轨、纵向承轨槽、连接装置、以及轨排大架,相邻两件纵向承轨槽之间通过连接装置相连,钢轨和纵向承轨槽通过连接装置固定,两根钢轨之间通过轨排大架固定;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初铺纵向承轨槽;步骤2:安装连接装置;步骤3:安装固定钢轨;步骤4:安装轨排大架;步骤5:轨排吊装运输;步骤6:轨排初铺;步骤7:道床钢筋模板施工;步骤8:轨排精调固定;步骤9:道床混凝土浇筑;步骤10:拆除工装循环利用;本发明能够提升施工工效,节约现场安装时间,缩短精调时间。
本发明授权一种纵向轨排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纵向轨排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轨排结构包括钢轨、纵向承轨槽、连接装置、以及轨排大架,相邻两件所述纵向承轨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连,所述钢轨和所述纵向承轨槽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固定,两根所述钢轨之间通过所述轨排大架固定;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底板、连接柱、顶板、以及扣压块,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二者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底板用于与所述纵向承轨槽相连,所述钢轨通过所述扣压块与所述顶板相连; 所述底板上表面标记有中心线,所述顶板上标记有钢轨底部边线,所述纵向承轨槽底部上表面标记有中心线,所述纵向承轨槽底部上表面中心线与所述底板上表面中心线对应,用于控制所述纵向承轨槽与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位置,从而确保所述钢轨位置精调到位后所述纵向承轨槽位于设计位置; 所述扣压块为L型结构,两个所述扣压块相对设置,分居所述钢轨的两侧,所述扣压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扣压块的另一端扣压于所述钢轨轨脚;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铺纵向承轨槽:以一定间隔铺设两组纵向承轨槽,多件纵向承轨槽连续铺设作为一个纵向承轨槽单元,两个纵向承轨槽单元之间留有间隔; 步骤2:安装连接装置:对每个纵向承轨槽单元进行安装连接装置,在每个纵向承轨槽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1个连接装置,每个纵向承轨槽单元中相邻两个纵向承轨槽之间的接缝位置连接1个连接装置,纵向承轨槽中心线与连接装置底部中心线对齐; 步骤3:安装固定钢轨:左右两组纵向承轨槽的连接装置顶面分别安装两根钢轨,钢轨两端分别伸出纵向承轨槽的断面,钢轨轨脚分别与连接装置顶板标记线对齐,然后固定钢轨; 步骤4:安装轨排大架:在钢轨底部和纵向承轨槽顶面之间安装轨排大架,轨排大架纵向位于两个连接装置之间,间距可调; 轨排大架竖杆和撑杆待轨排初铺时再安装,每个轨排组装完成后按照步骤1-步骤4的步骤再次组装其余轨排; 步骤5:轨排吊装运输:将轨排吊装至隧道内平板车上,运输至施工地点,将轨排吊装初铺; 步骤6:轨排初铺:安装轨排大架竖杆和撑杆,初调轨排的中心线和轨面高程; 步骤7:道床钢筋模板施工:道床钢筋模板运输至现场,道床钢筋绑扎,模板安装; 步骤8:轨排精调固定:采用全站仪及轨检小车精调轨排,竖杆调整轨面高程,撑杆调节轨排中心线; 调整完成后在管片底部固定纵向承轨槽,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纵向承轨槽上浮; 步骤9:道床混凝土浇筑; 步骤10:拆除工装循环利用:拆除轨排大架、拆除钢轨轨脚两侧扣压块,将钢轨吊放至道床表面,然后拆除连接装置,纵向承轨槽底部安装垫板,将钢轨吊装放入纵向承轨槽内,钢轨轨腰两侧与纵向承轨槽侧板之间安装工装固定钢轨作为运输通道;轨排大架和连接装置回收进行循环利用。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五津街道希望路799号(工业园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