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润石科技有限公司张毓豪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江苏润石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适用于开漏和推挽应用的双向电平转换器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92175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1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413816.5,技术领域涉及:H03K19/0185;该发明授权一种适用于开漏和推挽应用的双向电平转换器是由张毓豪;马学龙;王赛;漆星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4-0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适用于开漏和推挽应用的双向电平转换器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开漏和推挽应用的双向电平转换器,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该转换器包括NMOS传输管,栅极驱动模块,第一、二与非门、第一、二电平转换模块、第一、二反馈控制单稳态模块和第一、二上拉输出模块。通过栅极驱动模块自动选择第一、第二电源电压中的较低电压控制NMOS传输管导通,实现双向信号传输;反馈控制单稳态模块在输入信号上升沿触发正向脉冲,驱动大尺寸PMOS管快速拉高输出电平,解决了传统开漏输出因上拉电阻阻值大导致的切换速度慢问题;上拉输出模块在电源断电时通过衬底电压控制断开输出端与电源的连接,保持高阻态。本发明无需方向控制信号,兼容开漏和推挽模式,具有高驱动能力和断电保护特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适用于开漏和推挽应用的双向电平转换器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适用于开漏和推挽应用的双向电平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NMOS传输管,其漏极、源极分别与第一、第二信号端连接,栅极与栅极驱动模块连接,用于实现第一、第二信号端双向信号传输; 栅极驱动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第二信号端输入的电源电压中的较低电压控制所述NMOS传输管的导通状态; 第一、第二与非门,其中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信号端,其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第二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信号端,其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第一、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 第一、第二电平转换模块,其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第二反馈控制单稳态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将输入信号电平转换为对应电源域的电压; 第一、第二反馈控制单稳态模块,其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上拉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在输入信号上升沿触发正向脉冲以驱动输出; 第一、第二上拉输出模块,其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正向脉冲时快速拉高输出电平,并在电源断电时断开与电源的连接以保持高阻态; 所述反馈控制单稳态模块包括:第一至第九PMOS管和第三至第十NMOS管,以及延时电阻;其中 第一PMOS管、第三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反馈控制单稳态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九PMOS管、第十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反馈控制单稳态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第一至第三PMOS管、第五至第九P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电源输入端连接; 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三NMOS管的漏极、第二PMOS管的栅极、第四NMOS管的栅极与第八PMOS管的栅极、第八NMOS管的栅极相连接; 第三至第七NMOS管的源极、第九至第十NMOS管的源极相连接后接地; 第二P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四NMOS管的漏极、第五PMOS管的栅极、第六NMOS管的栅极相连接; 使能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三PMOS管的栅极、第五NMOS管的栅极;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五NMOS管的漏极、第四PMOS管的栅极; 第四P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五PMOS管的漏极、延时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PMOS管的漏极分别与、延时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NMOS管的漏极、第六PMOS管的栅极、第七NMOS管的栅极连接; 第六P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七NMOS管的漏极、第七PMOS管的栅极、第九NMOS管的栅极连接; 第七PMOS管的漏极分别连接第八PMOS管的漏极、第八NMOS管的漏极、第九PMOS管的栅极、第十NMOS管的栅极;第八NMOS管的源极与第九NMOS管的漏极相连接。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江苏润石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弘毅路10号金乾座1901-1910、2001-2010室;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