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蒋长宝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重庆大学申请的专利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72684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1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426122.8,技术领域涉及:E21F17/18;该发明授权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是由蒋长宝;黄椿尧;雷运朋;郭建泉;李琳;邓博知;吴家耀;熊彬;许文锋;程岳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11-1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包括步骤A、在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的两帮及顶部,采用锚杆锚索进行主动支护;步骤B、在采场工作面前方的采动应力变化敏感段上,从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段外开始每隔15—25米布置一个应力监测断面;步骤C、为所有应力监测锚杆锚索配置动态调压机构;步骤D、巷道动态变形智能调控。既能实现全面监测,又能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进行锚杆锚索调压,使高应力区的应力向邻近低应力区转移,向均匀分布转化,减小围岩在高应力状态下产生局部变形。
本发明授权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的两帮及顶部,采用锚杆锚索进行主动支护;其中,巷道围岩的顶板采用高强度锚杆和预应力锚索进行联合支护,采帮和不采帮均采用高强度锚杆进行支护,且采帮的高强度锚杆的上下间距大于不采帮的高强度锚杆的上下间距; 步骤B、在采场工作面前方的采动应力变化敏感段上,从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段外开始每隔15—25米布置一个应力监测断面,将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埋入巷道两帮中部、顶板中部的高强度锚杆以及巷道顶板中部的预应力锚索上,对采动应力进行监测,将巷道两帮中部、顶板中部的高强度锚杆以及巷道顶板中部的预应力锚索统称为应力监测锚杆锚索; 步骤C、为所有应力监测锚杆锚索配置动态调压机构; 在每个应力监测锚杆锚索的托盘和岩壁之间安装中空千斤顶和锚杆锚索预应力监测元件,且托盘的外侧通过螺母锁紧,岩壁外对应应力监测锚杆锚索的位置处安装有金属安全网;所有中空千斤顶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高压油管与同一多通道油源控制系统连接,多通道油源控制系统通过内设程序控制器与内置人机界面连接,锚杆锚索预应力监测元件与锚杆锚索预应力监测显示元件连接; 步骤D、巷道动态变形智能调控; 内置人机界面实时接收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锚杆锚索应力信号,动态调整锚杆锚索的预应力;通过内设程序控制器设定采动应力增加阈值,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则在采动应力增加段,自动提高位于应力增加段内的锚杆锚索的预应力,通过内设程序控制器,驱动多通道油源控制系统给中空千斤顶供压,通过中空千斤顶行程控制增加在高应力区锚杆锚索的预应力,对锚杆锚索直接施加轴向预应力,无需经过径向的扭矩转化,从而使施加的预应力能在锚杆锚索使用过程中较长时间的保持;通过自动调压功能,可以使高应力区的应力向邻近低应力区转移,向均匀分布转化,减小围岩在高应力状态下产生局部变形; 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安装在靠近巷道顶板、底板和两帮中部,对巷道顶底板和两帮位移进行监测;光纤光栅围岩压力传感器、光纤光栅埋入式应变传感器和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串联安装在两帮中部偏下以及顶底板与煤壁交界处的煤体钻孔中,顶底板钻孔在巷道中呈对角式分布,对回采时巷道顶底板的动压进行监测;且不采帮取一种钻孔深度,采帮沿纵向间隔取三种不同的钻孔深度; 数组串联的光纤光栅围岩压力传感器、光纤光栅埋入式应变传感器和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再分别与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并联,通过光缆与光纤光栅信号管理主机连接,光纤光栅信号管理主机通过电缆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分析仪连接,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分析仪通过局域网与搭载三维采场动压及变形监测系统的计算机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基于LabVIEW和智能光纤传感器的三维采场动压及变形监测系统;根据相邻工作面顺槽采动应力的监测数据,将智能光纤传感器布置在顺槽超前支护外采动应力增高区,监测点布点间距20m。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重庆大学,其通讯地址为: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