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鑫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梁学亮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山西鑫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用于二硫化碳生产的尾气灼烧炉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28575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1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796444.9,技术领域涉及:B01D53/76;该发明授权一种用于二硫化碳生产的尾气灼烧炉是由梁学亮;梁高社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6-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用于二硫化碳生产的尾气灼烧炉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二硫化碳生产的尾气灼烧炉,涉及硫化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反应炉用于灼烧尾气与氧气,反应炉一端连通有第一排气管;保温炉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与第一排气管远离反应炉的一端连通,第二排气管上均匀开设有排气口;混合炉固定安装在保温炉内,混合炉用于混合尾气与氧气;尾气进气组件安装在混合炉上,尾气进气组件用于将尾气通入混合炉内;氧气进气组件安装在混合炉上,氧气进气组件用于将氧气通入混合炉内。本申请具有节约尾气灼烧炉能源消耗,降低尾气灼烧炉运行成本的效果。
本发明授权一种用于二硫化碳生产的尾气灼烧炉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用于二硫化碳生产的尾气灼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炉(1),所述反应炉(1)用于灼烧尾气与氧气,所述反应炉(1)一端连通有第一排气管(11); 保温炉(2),所述保温炉(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气管(21),所述第二排气管(21)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1)远离所述反应炉(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21)上均匀开设有排气口(22),所述保温炉(2)上开设有出气口(23); 混合炉(3),所述混合炉(3)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温炉(2)内,所述混合炉(3)一端连通有第三排气管(31),所述第三排气管(31)远离混合炉(3)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炉(1)连通,所述混合炉(3)用于混合尾气与氧气; 尾气进气组件(4),所述尾气进气组件(4)安装在所述混合炉(3)上,所述尾气进气组件(4)用于将尾气通入所述混合炉(3)内; 氧气进气组件(5),包括氧气进气总管(51),所述氧气进气总管(51)设置在所述保温炉(2)内,所述氧气进气总管(51)绕设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炉(3)外侧壁上,所述氧气进气总管(51)上依次连通排布有氧气进气口(514)、第三氧气进气支管(513)、第二氧气进气支管(512)以及第一氧气进气支管(511),所述第一氧气进气支管(511)距离所述氧气进气口(514)最远,所述氧气进气口(514)设置在所述氧气进气总管(51)伸出所述保温炉(2)的一端,所述第一氧气进气支管(511)、第二氧气进气支管(512)以及第三氧气进气支管(513)均与所述混合炉(3)连通; 所述尾气进气组件(4)包括: 尾气进气总管(41),所述尾气进气总管(41)穿设且转动安装在所述混合炉(3)远离所述反应炉(1)的一端,所述尾气进气总管(41)上依次连通有第一尾气进气支管(411)、第二尾气进气支管(412)以及第三尾气进气支管(413),所述第一尾气进气支管(411)设置在所述尾气进气总管(41)靠近所述反应炉(1)的一端,所述第三尾气进气支管(413)设置在所述尾气进气总管(41)远离所述反应炉(1)的一端; 尾气出气总管(42),所述尾气出气总管(42)同轴套设在所述尾气进气总管(41)上,所述尾气进气总管(41)外壁与所述尾气出气总管(42)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尾气出气总管(42)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炉(3)内,所述尾气出气总管(42)内同轴且固定安装有两个隔板(421),两个所述隔板(421)将所述尾气出气总管(42)依次分成第一腔室(422)、第二腔室(423)以及第三腔室(424),所述第一腔室(422)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一尾气进气口(425),所述第一尾气进气口(425)能够与所述第一尾气进气支管(411)连通,所述第二腔室(423)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二尾气进气口(426),所述第二尾气进气口(426)能够与所述第二尾气进气支管(412)连通,所述第三腔室(424)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三尾气进气口(427),所述第三尾气进气口(427)能够与所述第三尾气进气支管(413)连通,所述第一腔室(422)外壁上穿设有第一尾气出气管(43),所述第一尾气出气管(43)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氧气进气支管(511)内,所述第二腔室(423)外壁上穿设有第二尾气出气管(44),所述第二尾气出气管(44)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氧气进气支管(512)内,所述第三腔室(424)外壁上穿设有第三尾气出气管(45),所述第三尾气出气管(45)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三氧气进气支管(513)内; 初始状态下尾气进气总管(41)内壁与尾气出气总管(42)内壁紧密贴合,第一尾气进气支管(411)、第二尾气进气支管(412)以及第三尾气进气支管(413)均被尾气出气总管(42)内壁封闭,需要通入尾气时,转动尾气进气总管(41)使第一尾气进气支管(411)与第一尾气进气口(425)连通,尾气通过第一尾气进气支管(411)和第一尾气进气口(425)进入第一腔室(422)内,并通过第一尾气出气管(43)进入混合炉(3)内,第一尾气出气管(43)内的尾气与第一氧气进气支管(511)内的氧气混合; 当尾气量增多时,需要更多的氧气与尾气混合,继续转动尾气进气总管(41),在第一尾气进气支管(411)与第一尾气进气口(425)连通的基础上,使第二尾气进气支管(412)也逐渐与第二尾气进气口(426)连通,尾气分别进入第一腔室(422)和第二腔室(423)内,第一尾气出气管(43)内的尾气与第一氧气进气支管(511)内的氧气混合并被排入混合炉(3)内,第二尾气出气管(44)内的尾气与第二氧气进气支管(512)内的氧气混合并被排入混合炉(3)内,一方面使混合气体温度升高,另一方面保障了混合气体内氧气量充足,使尾气能够完全反应; 当尾气量继续增多时,需要更多的氧气与尾气混合,继续转动尾气进气总管(41),第一尾气进气支管(411)与第一尾气进气口(425)连通且第二尾气进气支管(412)与第二尾气进气口(426)连通的同时,使第三尾气进气支管(413)与第三尾气进气口(427)连通,尾气分别进入第一腔室(422)、第二腔室(423)以及第三腔室(424)内,并通过第一尾气出气管(43)、第二尾气出气管(44)以及第三尾气出气管(45)进入混合炉(3)内,第一尾气出气管(43)内的尾气与第一氧气进气支管(511)内的氧气混合,第二尾气出气管(44)内的尾气与第二氧气进气支管(512)内的氧气混合,第三尾气出气管(45)内的尾气与第三氧气进气支管(513)内的氧气混合,一方面使混合气体温度升高,另一方面保障了混合气体内氧气量充足,使尾气能够完全反应。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山西鑫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048199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