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昊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惠福增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天津昊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光伏优先供能的储能与电网协调控制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37734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886746.5,技术领域涉及:H02J3/32;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光伏优先供能的储能与电网协调控制系统是由惠福增;李张伙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6-3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光伏优先供能的储能与电网协调控制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优先供能的储能与电网协调控制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实时采集光伏组件输出功率、储能单元荷电状态值及负载功率需求,基于预设的光伏优先供能策略动态计算光伏与储能的功率分配权重,确定光伏组件与储能单元的目标输出功率;当光伏与储能均无法满足负载需求时,自动判断并触发电网接入控制,以保障供电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储一体化系统在功率调度过程中缺乏对光伏优先供能原则的动态体现、功率分配方式不灵活、电网接入响应滞后以及缺乏根据实时运行状态动态调整输出电流的自适应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光伏优先供能的储能与电网协调控制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光伏优先供能的储能与电网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光伏逆变器实时监测光伏组件的光伏实时功率、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所述荷电状态值用于指示当前储能单元电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以及通过电流传感器与电压传感器实时监测负载侧的负载功率需求; 功率分配计算模块,所述功率分配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光伏优先供能策略,利用采集的所述光伏实时功率、荷电状态值和负载功率需求,动态计算光伏功率权重系数与储能功率权重系数,获得光伏组件目标输出功率与储能单元目标充放电功率,作为当前功率分配方案; 其中,所述基于预设的光伏优先供能策略,包括: 若所述光伏实时功率不小于所述负载功率需求,则判定所述光伏组件具备主供能力,设置光伏功率权重系数=1、储能功率权重系数=0,此时完全不判定储能单元输出功率; 若所述光伏实时功率低于所述负载功率需求,且若所述荷电状态值不低于系统设置的储能放电下限阈值,则判定储能单元具备放电能力,设置光伏功率权重系数=0、储能功率权重系数=1; 若所述光伏实时功率不小于设定的光伏最小有效输出阈值,且所述荷电状态值不低于所述储能放电下限阈值,且依据当前荷电状态值、电池额定容量、电池额定电压和放电效率计算得到的可放电功率大于零时,则判定光伏组件具备主供能力与储能单元具备放电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 ; ; 其中,为所述光伏实时功率,为估算的储能单元可放电功率,为光伏功率权重系数,为储能功率权重系数,满足+=1; 当增大时,所述相应增大、所述相应减小,从而优先分配功率至光伏组件输出; 所述估算的储能单元可放电功率计算方式为: ; 其中,为电池的额定容量,为电池的额定电压,为当前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为荷电状态阈值范围下限,为电池的放电效率,为估算的储能单元可放电功率; 所述电池的额定容量为系统配置中预设的设备参数,在系统部署阶段读取并存储,所述电池的额定电压为电池出厂提供的标称值,所述电池的放电效率根据所选储能单元的型号和特性由系统预设; 动态功率调整模块,所述动态功率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载功率需求的实时变化,对所述光伏组件目标输出功率与储能单元目标充放电功率进行动态调整,并基于当前供需状态优化功率分配路径,获得修正后功率分配方案,所述功率分配路径用于指示光伏组件与储能单元向负载供电的供电优先级及功率分配比例; 协调输出模块,所述协调输出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修正后功率分配方案,生成包含所述光伏组件目标输出功率的控制参数、储能单元目标充放电功率的控制参数的协调输出控制指令,并发送至光伏组件与储能单元,以协调执行符合所述修正后功率分配方案的联合功率输出; 电网接入模块,所述电网接入模块用于若所述光伏实时功率低于所述负载功率需求,且所述荷电状态值低于设置阈值,生成用于控制电网接通的电网接入指令,并将所述接入指令下发至用于触发电网供能行为的电网。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天津昊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东疆综合保税区)澳洲路6262号查验库办公区202室;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