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百昊晟科技有限公司凡殿才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安徽百昊晟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丙烯酸叔丁酯反应过程中异丁烯回收装置及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14064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629957.0,技术领域涉及:F17C5/02;该发明授权一种丙烯酸叔丁酯反应过程中异丁烯回收装置及方法是由凡殿才;高明林;巫祖辉;张俊俊;许俊清;毛庆第;王克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5-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丙烯酸叔丁酯反应过程中异丁烯回收装置及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异丁烯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丙烯酸叔丁酯反应过程中异丁烯回收装置及方法,用于分离丙烯酸叔丁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异丁烯并对其进行回收,包括回收罐,回收罐用于回收气体异丁烯,所述异丁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用于和闪蒸罐对接,所述回收罐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本发明中,气态异丁烯受到多孔折流板的阻碍使得压缩效率提高,且多孔折流板能够吸附液态异丁烯,更加方便异丁烯聚集,旋流板与异丁烯接触使得异丁烯产生旋流进一步聚集,进而再次促进了异丁烯的压缩效率。
本发明授权一种丙烯酸叔丁酯反应过程中异丁烯回收装置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丙烯酸叔丁酯反应过程中异丁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收罐(1),所述回收罐(1)用于回收气体异丁烯,所述异丁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离罐(2),所述分离罐(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用于和闪蒸罐对接,所述回收罐(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抽气管(4),所述抽气管(4)用于和真空泵对接抽取回收罐(1)内的空气使回收罐(1)处于真空状态,所述回收罐(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压管(5)用于和压缩机对接,从而将回收罐(1)内的异丁烯压缩成液体; 多余液体回收装置(8),所述多余液体回收装置(8)设置在回收罐(1)顶部,所述多余液体回收装置(8)用于分离异丁烯中残存的水分; 防聚合装置(9),所述防聚合装置(9)设置在回收罐(1)顶部,所述防聚合装置(9)用于防止异丁烯在压缩过程中聚合; 所述回收罐(1)包括; 主轴(6),所述主轴(6)转动连接在底端内壁; 多孔折流板(7),所述多孔折流板(7)固定连接在回收罐(1)内壁,所述多孔折流板(7)用于增强异丁烯压缩时的阻力,提升压缩效率,所述多孔折流板(7)用于吸附液态异丁烯提升异丁烯聚集效率,且多孔折流板(7)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用于吸附液化的异丁烯并使异丁烯通过通孔向下流动; 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固定连接在回收罐(1)底面; 所述多余液体回收装置(8)包括; 吸水筛(81),所述吸水筛(81)固定连接在分离罐(2)内壁,所述吸水筛(81)内侧开设有蜂窝状通孔,用于吸附从闪蒸罐内跟随异丁烯一起流入回收罐(1)内的残余水分,所述吸水筛(8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实心柱(82); 滑轨(83),所述滑轨(83)固定连接在回收罐(1)内壁,所述滑轨(8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环形板(84),所述环形板(8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蓄水斗(85),所述蓄水斗(85)用于接取从吸水筛(81)上滴落的水分; 所述防聚合装置(9)包括; 进药管(91),所述进药管(91)固定连接在回收罐(1)顶端内壁,所述进药管(91)用于将阻聚剂输入回收罐(1); 连通管(92),所述连通管(92)固定连接在蓄水斗(85)外圆锥面,所述连通管(92)的下方设置有喷头(93); 所述防聚合装置(9)还包括; 环形洒药槽(94),所述环形洒药槽(94)固定连接在连通管(92)底端,所述环形洒药槽(94)用于提高阻聚剂的喷洒范围; 限位卡板(95),所述限位卡板(95)固定连接在环形洒药槽(94)圆周面; 导轨(96),所述导轨(96)固定连接在回收罐(1)内壁; 内套筒(97),所述内套筒(97)固定连接在蓄水斗(85)内圆锥面,所述喷头(93)和环形洒药槽(94)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卡板(95)和导轨(96)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内套筒(97)和回收罐(1)内壁顶面转动连接。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安徽百昊晟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区科技路3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