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汪志翔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钢结构桥梁的建造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700532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1064626.4,技术领域涉及:E01D21/00;该发明授权一种钢结构桥梁的建造方法是由汪志翔;巴蛟龙;彭磊;赵晓璐;吴永强;王其祥;田晓阳;戎葛;宋娟娟;张阁平;孔祥铨;程鹏远;高蔚蔚;朱宏太;刘俊清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8-2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钢结构桥梁的建造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一种钢结构桥梁的建造方法,涉及钢结构桥梁的施工,组合架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河流两侧河岸的相对位置上,“U”形连接板(3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U”形梁板D(8)分别设有的“U”形板腔D(19)内,在两伸出盖板的“U”形梁板D(8)顶部覆有两端分别固接两盖板端部的连接盖块(32);本发明通过在建造钢结构桥梁时使用多个“U”形梁板逐级推进,形成“U”形支撑架,并在“U”形支撑架顶部按照两相邻“U”形梁板之间覆盖盖块的方式形成盖板,“U”形支撑架和盖板连接后形成组合架,在河流两侧河岸的相对位置上分别设置组合架,最后合拢,实现了不需要在河底设置支撑柱就能建造出坚固的跨河大桥的目的。
本发明授权一种钢结构桥梁的建造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钢结构桥梁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组合架,组合架包括基座(1)、“U”形支撑架和盖板,在河堤上设置基座(1),在基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端和外部相通的沟槽(15),“U”形支撑架包括个头依次减小的“U”形梁板A(2)、“U”形梁板B(4)、“U”形梁板C(6)和“U”形梁板D(8),“U”形梁板A(2)的一端和基座(1)固接,“U”形梁板A(2)设有的“U”形板腔A(16)和沟槽(15)贯通,在“U”形梁板A(2)另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内翻边A(21),“U”形梁板B(4)能够在“U”形板腔A(16)内滑动,“U”形梁板B(4)一端设有的外翻边A(20)和内翻边A(21)相接触,“U”形梁板B(4)的另一端伸出到“U”形梁板A(2)外部,在“U”形梁板B(4)另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内翻边B(23),“U”形梁板C(6)能够在“U”形梁板B(4)设有的“U”形板腔B(17)内滑动,“U”形梁板C(6)一端设有的外翻边B(22)和内翻边B(23)相接触,“U”形梁板C(6)的另一端伸出到“U”形梁板B(4)外部,在“U”形梁板C(6)另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内翻边C(24),“U”形梁板D(8)能够在“U”形梁板C(6)设有的“U”形板腔C(18)内滑动,“U”形梁板D(8)一端设有的外翻边C(25)和内翻边C(24)相接触,“U”形梁板D(8)的另一端伸出到“U”形梁板C(6)外部,盖板包括盖块A(3)、盖块B(5)和盖块C(7),在盖块A(3)的底部设有通槽A(10),在通槽A(10)的一端设有扩颈槽A(9),在盖块B(5)的底部设有通槽B(12),在通槽B(12)的一端设有扩颈槽B(11),在盖块C(7)的底部设有通槽C(14),在通槽C(14)的一端设有扩颈槽C(13),通槽B(12)和扩颈槽C(13)的截面相同,通槽A(10)和扩颈槽B(11)的截面相同,盖块A(3)、盖块B(5)和盖块C(7)依次连接,通槽A(10)、通槽B(12)和通槽C(14)贯通后形成两侧壁均呈台阶状的锥形槽体,盖板覆盖在“U”形支撑架上,“U”形支撑架的上端位于锥形槽体内,“U”形梁板D(8)的端部伸出盖板,组合架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河流两侧河岸的相对位置上,“U”形连接板(3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U”形梁板D(8)分别设有的“U”形板腔D(19)内,在两伸出盖板的“U”形梁板D(8)顶部覆有两端分别固接两盖板端部的连接盖块(32),两伸出盖板的“U”形梁板D(8)的上端均位于连接盖块(32)设有的通槽D(34)内; 建造时,将吊车行驶到基座(1)之外的连接道路上用吊车将“U”形梁板A(2)吊至基座(1)的端部并将“U”形梁板A(2)的一端和基座(1)固接,使“U”形梁板A(2)设有的“U”形板腔A(16)和沟槽(15)贯通,用吊车将小车(27)吊至沟槽(15)内并将小车(27)分别连接开关及电源,在小车(27)的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28),在电动伸缩杆(28)的端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手动伸缩杆(31),在手动伸缩杆(31)的下端设有“C”形卡块(29),用吊车将“U”形梁板B(4)吊至“U”形梁板A(2)内,使“U”形梁板B(4)的另一端略微伸出“U”形梁板A(2),将电动伸缩杆(28)伸出至“U”形梁板B(4)另一端的上方,操作者调节手动伸缩杆(31),使“C”形卡块(29)卡在“U”形梁板B(4)另一端的端部,伸长电动伸缩杆(28)直至使“U”形梁板B(4)一端设有的外翻边A(20)和内翻边A(21)相接触,将外翻边A(20)和内翻边A(21)之间焊接牢固,将“C”形卡块(29)和“U”形梁板B(4)的另一端脱离,收缩手动伸缩杆(31)和电动伸缩杆(28),用吊车吊起“U”形梁板C(6)后,将吊车行驶至基座(1)的顶部,骑在沟槽(15)的上方,将“U”形梁板C(6)吊至“U”形梁板B(4)内,使“U”形梁板C(6)的另一端略微伸出“U”形梁板B(4),将小车(27)移动至“U”形梁板A(2)的一端,将电动伸缩杆(28)伸出至“U”形梁板C(6)另一端的上方,操作者调节手动伸缩杆(31),使“C”形卡块(29)卡在“U”形梁板C(6)另一端的端部,伸长电动伸缩杆(28)直至使“U”形梁板C(6)一端设有的外翻边B(22)和内翻边B(23)相接触,将外翻边B(22)和内翻边B(23)之间焊接牢固,将“C”形卡块(29)和“U”形梁板C(6)的另一端脱离,收缩手动伸缩杆(31)和电动伸缩杆(28),用吊车将盖块A(3)吊至“U”形梁板A(2)的上方,将盖块A(3)设有的扩颈槽A(9)覆盖在“U”形梁板A(2)顶部、剩余的通槽A(10)覆盖“U”形梁板B(4)顶部的一半,将盖块A(3)分别和“U”形梁板A(2)、“U”形梁板B(4)接触部分焊接牢固,用吊车吊起“U”形梁板D(8)后,将吊车行驶至盖块A(3)的顶部,将“U”形梁板D(8)吊至“U”形梁板C(6)内,使“U”形梁板D(8)的另一端略微伸出“U”形梁板C(6),将小车(27)移动至“U”形梁板B(4)的一端,将电动伸缩杆(28)伸出至“U”形梁板D(8)另一端的上方,操作者调节手动伸缩杆(31),使“C”形卡块(29)卡在“U”形梁板D(8)另一端的端部,伸长电动伸缩杆(28)直至使“U”形梁板D(8)一端设有的外翻边C(25)和内翻边C(24)相接触,将外翻边C(25)和内翻边C(24)之间焊接牢固,用吊车吊起盖块B(5)后,将吊车行驶至盖块A(3)的顶部,将盖块B(5)设有的扩颈槽B(11)覆盖在位于未被盖块A(3)覆盖的“U”形梁板B(4)的顶部,将盖块B(5)设有的通槽B(12)覆盖在“U”形梁板C(6)顶部的一半,将盖块B(5)分别和“U”形梁板B(4)、“U”形梁板C(6)接触部分焊接牢固,将“C”形卡块(29)和“U”形梁板D(8)的另一端脱离,收缩手动伸缩杆(31)和电动伸缩杆(28),将小车(27)移动至沟槽(15)内,用吊车将小车(27)吊离沟槽(15),用吊车吊起盖块C(7)后,将吊车行驶至盖块B(5)的顶部,将盖块C(7)设有的扩颈槽C(13)覆盖在位于未被盖块B(5)覆盖的“U”形梁板C(6)的顶部,将盖块C(7)设有的通槽C(14)覆盖在“U”形梁板D(8)顶部的一半,将盖块C(7)分别和“U”形梁板C(6)、“U”形梁板D(8)接触部分焊接牢固,在河流两侧河岸的相对位置上分别按照上述步骤设置两个相同的组合架,用吊车吊起“U”形连接板(33)行驶至其中一个组合架设有的盖块C(7)顶部,使“U”形连接板(3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U”形梁板D(8)分别设有的“U”形板腔D(19)内并焊接牢固,用吊车吊起连接盖块(32)行驶至其中一个组合架设有的盖块C(7)顶部,将连接盖块(32)覆盖在两伸出盖板的“U”形梁板D(8)顶部,两伸出盖板的“U”形梁板D(8)的上端均位于连接盖块(32)设有的通槽D(34)内,将连接盖块(32)和两盖板端部、两伸出盖板的“U”形梁板D(8)的上端均焊接牢固,将两沟槽(15)内均灌注混凝土并养护即可完成钢结构桥梁的建造。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航海东路1225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