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商城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积分商城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宋良芬获国家专利权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宋良芬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碳纤维单向树脂复合板扭拉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064163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380887.1,技术领域涉及:G01N3/10;该发明授权一种碳纤维单向树脂复合板扭拉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是由宋良芬;杨荣周;柳睿;黄猛;赵宗辉;孙晓飞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9-3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碳纤维单向树脂复合板扭拉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单向树脂复合板扭拉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测试底座,所述测试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间距调节组件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夹持组件,两组所述夹持组件相配合使用,本发明涉及板材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该碳纤维单向树脂复合板扭拉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通过利用间距调节组件调节两组夹持组件的间距,便于实现对不同长度碳纤维复合板夹持的同时,还可以对夹持后的碳纤维复合板两侧施加相同的拉力作用,通过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和驱动件的配合,对夹持后的碳纤维复合板两侧施加相反方向的扭转作用力,以对碳纤维复合板进行扭拉变形试验,操作简单的同时,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本发明授权一种碳纤维单向树脂复合板扭拉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碳纤维单向树脂复合板扭拉变形试验装置,包括测试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2),所述间距调节组件(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夹持组件(3),两组所述夹持组件(3)相配合使用,用于对碳纤维复合板进行夹持定位,两组所述夹持组件(3)相反的一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件(4)和第二旋转件(5),所述测试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旋转件(4)和第二旋转件(5)相配合使用的驱动件(6),所述驱动件(6)用于驱动第一旋转件(4)和第二旋转件(5)转动,使两组夹持组件(3)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动; 所述测试底座(1)转动安装有翻转支座(32)上,翻转支座(32)的下方放置有收纳箱(33),翻转支座(32)的顶端固定有上料平台(37),上料平台(37)的顶端固定有圆形挡盘(39),圆形挡盘(39)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环形上料架(40),环形上料架(40)上开设有上料插槽(42),碳纤维复合板插在上料插槽(42)内,且在上料插槽(42)内能够自由下落,圆形挡盘(39)上与上料平台(37)上开设有相对应的下料开口,且上料平台(37)的底端与下料开口对应位置安装有落料导向器(38); 所述测试底座(1)的安装转轴上固定有第四齿轮(34),翻转支座(3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五齿轮(35)和第六齿轮(43),第五齿轮(35)为不完全齿轮,且第五齿轮(35)位于第四齿轮(34)和第六齿轮(43)之间,第五齿轮(35)外部轮齿分布角度小于一百八十度,保证其在转动的过程不会同时的与第四齿轮(34)和第六齿轮(43)啮合,第六齿轮(43)的安装转轴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44),上料平台(37)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竖直传动轴(48)和水平传动轴(45),环形上料架(40)的外部固定有齿环(41),水平传动轴(45)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七齿轮(46)和第二锥齿轮(47),竖直传动轴(48)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锥齿轮(49)和第四锥齿轮(50),第四锥齿轮(50)与第一锥齿轮(44)啮合,第二锥齿轮(47)与第三锥齿轮(49)啮合,第七齿轮(46)与齿环(41)啮合。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35199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濉溪经济开发区二期迎春路西侧,山楂路东侧,华润加气站南;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