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吴振田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5G的电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输配用电方法及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4580836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052945.2,技术领域涉及:G06Q10/0631;该发明授权一种5G的电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输配用电方法及系统是由吴振田;尹震超;杨志花;李森林;王秀竹;罗崇立;钟震宇;吕灵智;刘炜伦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1-1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5G的电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输配用电方法及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的电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输配用电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统一资源建模模块对运营商侧和电力侧的资源进行建模和关联;电力资源管理模块基于统一资源建模模块提供的模型和资源库,向电网管理人员提供全电网用于共建共享的资源全视图列表;基于资源全视图列表,外部企业需求管理模块通过开放的接口,面向外部企业提供信息、需求的查询和登记。本发明优化了寻址过程,精准匹配需求,增加了共建共享建设速度,提升了效率,有效促进5G与电力需求的匹配;对无人机的传输模式提供了基于5G实时回传的方式;基于运营商信号质量和电力资源的匹配,灵活根据具体用电业务的需求,进行建站规划,提供了基于5G的具体的业务优化方式。
本发明授权一种5G的电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输配用电方法及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5G的电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输配用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统一资源建模模块100对运营商侧和电力侧的资源进行建模和关联,并向电力资源管理模块200提供基本的模型库和资源库; 所述电力资源管理模块200基于所述统一资源建模模块100提供的模型和资源库,向电网管理人员提供全电网用于共建共享的资源全视图列表; 基于所述资源全视图列表,外部企业需求管理模块300通过开放的接口,面向外部企业提供信息、需求的查询和登记; 对所述运营商侧和电力侧的资源进行建模包括, 所述运营商侧对不同类型的基站和传输设备进行建模包括:基站的功率、位置、总功耗、取电形式、预期覆盖范围,传输设备的位置、数量、规格、功耗; 所述电力侧对变电、配电设施、光缆、管廊资源进行建模包括:电气设施的大小、规格、地理位置、所属馈线、取电半径、供电形式,光缆的长度、规格、AZ端,管廊的截面积、长度; 对所述运营商侧和电力侧的资源进行建模还包括利用三维建模策略对资源数据进行建模,并形成可视化视图展示; 所述关联方式包括, 基于已经进行共建共享合作的电网企业-运营商合作案例,根据一个场景对象,对双方设备进行关联,每个运营商的设备都会有相应的供电设备,以及实际功率的计算,所述实际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UI 其中,P表示实际功率,U表示实际电压,I表示实际电流; 若所述运营商设备所使用的光缆和管廊是电力侧的资源,也会进行关联; 所述外部企业需求管理模块300根据外部企业需求与所述资源全视图列表进行匹配,其匹配规则包括, 对运营商侧的设备用电相关指标和电力侧的供电指标进行匹配,只有运营商侧设备在电力侧设备的预设供电范围内,且总功耗不超过预设供电设备余量,供电形式匹配,推荐其作为共建共享的合作点,否则视两方设备的差异处,判断解决方案,所述运营商侧的设备用电相关指标包括功率、总功耗、地理位置,所述电力侧的供电指标包括供电功率、位置、取电半径、供电形式; 根据所述可视化视图监测判断配电房差动保护业务的无线接入盲区以及信号盲区包括, 基于全网变电站、配电房、光伏设施的电力相关站点的地理位置和运营商的可视化视图,判断:如果电力站点的附近,长时间内可视化视图颜色浅于预设深度,表示信号较弱,即推荐其为增强信号覆盖的需求点,所述长时间为1个月以上的时间; 所述统一资源建模模块100电力侧的资源数据来源包括, 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检,其包括超低空、超视距的安全飞行以及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技术; 所述无人机在匀速飞行中保持1080p清晰度回传数据的带宽达到32Mbits,且回传接入点至少20km一个,通过系统的馈线台账,每隔15km选定指定杆塔,匹配杆塔的就近变电站或配电房信息,支撑运营商建设基站。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836号1座3201-3206室;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