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孙祯鸿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一种结合微地形、微气象的线路覆冰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29758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772674.1,技术领域涉及:G06Q10/063;该发明授权一种结合微地形、微气象的线路覆冰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是由孙祯鸿;刘曦;方玉;朱鑫;李若晗;刘益岑;刘小江;易玲;岳骐;李成鑫;李旭旭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6-1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结合微地形、微气象的线路覆冰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微地形、微气象的线路覆冰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输电通道风险预警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监测线路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区域划分,获得多个碎片化监控区域;对每个碎片化监控区域的覆冰程度进行判断并计算覆冰初始系数;基于覆冰初始系数获得有效微地形因子组和有效微气象因子组;基于有效微地形因子组计算第一覆冰影响系数,基于有效微气象因子组计算第二覆冰影响系数,根据第一覆冰影响系数和第二覆冰影响系数计算覆冰发展系数,基于覆冰发展系数对覆冰趋势进行预测。该分析方法及系统对微地形影响分析和微气象影响进行分析,还考虑了微地形因子对微气象因子的影响,从而来分析覆冰发展程度,能够保证更高的预测精度。
本发明授权一种结合微地形、微气象的线路覆冰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结合微地形、微气象的线路覆冰预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监测线路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区域划分,获得多个碎片化监控区域,其中区域划分依据每段线路的地势高度确定; 对每个所述碎片化监控区域对应段线路在当前监测时刻的覆冰程度进行判断,获得该段线路的覆冰初始系数; 基于覆冰初始系数分析该段线路的微地形影响因子种类和微气象影响因子种类,获得有效微地形因子组和有效微气象因子组,其中,微地形影响因子种类包括地形高程、地形坡度、地形朝向、地形遮挡和地形破碎度中的至少一种,微气象影响因子种类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和辐射量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有效微地形因子组计算促进覆冰形成的第一覆冰影响系数,基于所述有效微气象因子组计算促进覆冰形成的第二覆冰影响系数,根据该第一覆冰影响系数和该第二覆冰影响系数计算覆冰发展系数,基于所述覆冰发展系数对该段线路的覆冰趋势进行预测; 其中,根据有效微地形因子组计算有效微气象因子组的动态变化系数,将该动态变化系数赋予所述第二覆冰影响系数后再参与覆冰趋势预测; 所述基于所述有效微地形因子组计算促进覆冰形成的第一覆冰影响系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有效微地形因子组中各组成因子的表现值,基于每个组成因子的表现值确定第一覆冰参照值,将所有所述第一覆冰参照值合并形成所述第一覆冰影响系数; 所述基于所述有效微气象因子组计算促进覆冰形成的第二覆冰影响系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有效微气象因子组中各组成因子的表现值,基于每个组成因子的表现值确定第二覆冰参照值,将所有所述第二覆冰参照值合并形成所述第二覆冰影响系数; 所述根据有效微地形因子组计算有效微气象因子组的动态变化系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历史监测时刻中各有效微地形因子的类型及其表现值,获取所述历史监测时刻中各有效微气象因子的表现值;逐一将有效微地形因子进行控制变量,观测有效微气象因子表现值的变化情况,基于该变化情况建立有效微地形因子与有效微气象因子的映射关系表;根据该映射关系表将所有类型的有效微地形因子及其在当前监测时刻的表现值进行代入,确定多个理论微气象映射值;计算每个所述理论微气象映射值与当前监测时刻各自对应的有效微气象因子表现值的差异,得到多个差异系数;将多个差异系数进行合并得到所述动态变化系数;其中,所述映射关系表是指不同类型及表现值区间的有效微地形因子分别与各类型有效微气象因子表现值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将该动态变化系数赋予所述第二覆冰影响系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一个浮动权重,将所述浮动权重与该动态变化系数合并后再与第二覆冰影响系数进行求和,其中,所述浮动权重根据多个差异系数的典型分布特点确定。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610095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锦晖西二街1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