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刘安东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微电网孤岛系统供电稳压方法、系统及设备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26246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756665.3,技术领域涉及:H02J3/24;该发明授权一种微电网孤岛系统供电稳压方法、系统及设备是由刘安东;任军辉;刘大鹏;邹蕴韬;张树楠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6-0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微电网孤岛系统供电稳压方法、系统及设备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微电网稳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电网孤岛系统供电稳压方法、系统及设备,根据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转子运动方程和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交流电压确定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耦合项,针对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耦合问题,将计算得到的解耦项分别施加在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中,有效抑制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功角变化,当用电负载有功功率突增时,确保微电网孤岛系统电压持续稳定,提升微电网孤岛系统稳定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微电网孤岛系统供电稳压方法、系统及设备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微电网孤岛系统供电稳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SG-VSG并联供电系统输电线路的并联导纳参数; S2、根据SG-VSG并联供电系统输电线路的并联导纳参数计算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 S3、根据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构建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转子运动方程; S4、计算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视在功率; S5、根据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视在功率和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计算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耦合功率; S6、根据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耦合功率计算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交流电压; S7、根据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转子运动方程和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交流电压计算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解耦项,并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解耦项叠加至SG-VSG并联供电系统; 所述步骤S3具体为: 根据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构建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转子运动方程: 其中,Jsv为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等效虚拟惯量,为同步发电机与虚拟同步发电机之间的角加速度,为同步发电机与虚拟同步发电机之间的功角差,TM为SG-VSG并联供电系统等效机械转矩,TE为SG-VSG并联供电系统等效电磁转矩,Js为同步发电机的惯量系数,Jv为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虚拟惯量系数,Dps为同步发电机的阻尼系数,Dpv为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虚拟阻尼系数,t为时间,ωs为同步发电机的角频率采样值,ωv为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角频率采样值,ω0为SG-VSG并联供电系统初始角频率; 所述步骤S7包括: S71、根据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转子运动方程和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交流电压,确定施加在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的d-q解耦电流项: 其中,i SG_d为施加在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上的d轴解耦电流项,i SG_q为施加在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上的q轴解耦电流项;u ac为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瞬时交流电压,u v为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瞬时输出电压;Es为同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Gss为第一线路与用电负载并联导纳Yss的电导;Bss为第一线路与用电负载并联导纳Yss的电纳;δsv为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功角,Ysv为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并联导纳;为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并联导纳Ysv的相角; S72、根据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转子运动方程和SG-VSG并联供电系统的交流电压,确定施加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的解耦功率项: 其中,P decoupling为施加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上的有功功率解耦项,Gvv为第二线路与用电负载并联导纳Yvv的电导,Bvv为第二线路与用电负载并联导纳Yvv的电纳,Q decoupling为施加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上的无功功率解耦项。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710076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三环西辅道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