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沙飞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海洋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高强固废基磷酸镁注浆浆液及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8026639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0166138.2,技术领域涉及:C04B28/34;该发明授权一种高强固废基磷酸镁注浆浆液及制备方法是由沙飞;孔昊;朱毅;张兰盈;张明龙;王全峰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2-0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高强固废基磷酸镁注浆浆液及制备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固废基磷酸镁注浆浆液及制备方法,固废基材料原料为:赤泥8‑13份,贝壳粉8‑14份,珊瑚砂8‑14份,粉煤灰9‑10份,电石渣6-8份,矿渣5‑6份,钢渣4-5份,氧化硼0‑3份,硼砂2‑3份,壳聚糖膜1.5‑2份;磷酸镁胶凝材料原料为:C4AF固溶体8‑13份,氧化镁13‑16份,磷酸盐5‑6份;复合外加剂由外加剂I、外加剂II组成,外加剂I原料为:减水剂0.3‑2份,黄原胶5‑10份;外加剂II原料为:短切纤维0.2-3.8份,焙烧水滑石1‑2份;海水用量满足水胶比为0.8:1‑1.5:1。部分组分粒径区间为:赤泥75μm、贝壳粉120‑150μm、粉煤灰45μm、电石渣10‑50μm、矿渣0‑60μm、钢渣0‑50μm。本发明旨在利用工业固废、浅海废材及海水,制备一种高强固废基磷酸镁注浆浆液,能应用于海岸、岛礁、水利等工程灾害防控领域。
本发明授权一种高强固废基磷酸镁注浆浆液及制备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高强固废基磷酸镁注浆浆液,由固废基材料、磷酸镁胶凝材料、复合外加剂、海水组成,所述固废基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赤泥8-13份;贝壳粉8-14份;珊瑚砂8-14份,粉煤灰9-10份,电石渣6-8份,矿渣5-6份,钢渣4-5份,氧化硼0-3份,硼砂2-3份,壳聚糖膜1.5-2份;所述的磷酸镁胶凝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C4AF固溶体8-13份,氧化镁13-16份,磷酸盐5-6份;复合外加剂由外加剂I和外加剂Ⅱ组成,外加剂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减水剂0.3-2份;抗分散剂黄原胶5-10份;外加剂Ⅱ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短切纤维0.2-3.8份;焙烧水滑石1-2份;海水用量满足水胶比为0.8:1-1.5:1,部分组分粒径区间为:赤泥75μm、贝壳粉120-150μm、粉煤灰45μm、电石渣10-50μm、矿渣0-60μm、钢渣0-50μm;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贝壳粉、珊瑚砂和粉煤灰,在350-450rmin搅拌速率下搅拌60-80s,得到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赤泥、硼砂和氧化硼,在350-450rmin搅拌速率下搅拌60-80s,得到混合物II; 3分别破碎电石渣、矿渣、钢渣,并进行粉磨处理,满足80μm方孔筛筛余≤4%,细度控制在75μm以下,在500-600rmin搅拌速率下搅拌60-80s,得到前驱体Ⅰ; 4将前驱体Ⅰ外包裹壳聚糖膜,获得了前驱体Ⅱ; 5将前驱体II和混合物II在500-600rmin搅拌速率下搅拌60-80s,得到固废基材料; 6将C4AF固溶体、氧化镁在350-450rmin搅拌速率下搅拌60-80s,得到生料前驱体; 7将生料前驱体,在1000-1500℃下煅烧20min-3h,取出并自然冷却; 8将冷却后的生料前躯体,进行破碎及粉磨处理,满足80μm方孔筛筛余≤4%,细度控制在75μm以下,得到混合物Ⅲ; 9将混合物Ⅲ与磷酸盐均匀混合,得到磷酸镁胶凝材料,干燥并常温放置,备用; 10将抗分散剂黄原胶、减水剂与部分海水混合,在350-450rmin搅拌速率下搅拌20-30s,得到外加剂I溶液; 11将焙烧水滑石、短切纤维与部分海水混合,在350-450rmin搅拌速率下搅拌20-30s,得到外加剂II溶液; 12将部分的海水、固废基材料和磷酸镁胶凝材料混合,在350-450rmin搅拌速率下搅拌120-140s,得到混合物IV; 13将剩余海水、外加剂I溶液和外加剂II溶液加入混合物IV中,在550-700rmin搅拌速率下搅拌120-150s,得到所述浆液。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