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余弦获国家专利权

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余弦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泛碱抑制与力学性能的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969719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704717.3,技术领域涉及:C04B28/04;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泛碱抑制与力学性能的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余弦;刘月雷;张清绪;张俊杰;范承宁;邓伟;李福海;陈昭;刘耕园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6-1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基于泛碱抑制与力学性能的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泛碱抑制与力学性能的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硅酸盐水泥40~45份、骨料15~20份、粉煤灰5~20份、纳米二氧化硅协调晶须调节改性剂10~15份、硅酸钠预调壳聚糖溶液改性膨润土体3~6份、减水剂2~6份、缓凝剂0.5~1份、去离子水50~60份。本发明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骨料、粉煤灰配合作为基体料,通过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协调晶须调节改性剂、硅酸钠预调壳聚糖溶液改性膨润土体配合,二者协调,共同协效,增强产品抑制泛碱效果以及产品的力学性能效果。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泛碱抑制与力学性能的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泛碱抑制与力学性能的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硅酸盐水泥40~45份、骨料15~20份、粉煤灰5~20份、纳米二氧化硅协调晶须调节改性剂10~15份、硅酸钠预调壳聚糖溶液改性膨润土体3~6份、减水剂2~6份、缓凝剂0.5~1份、去离子水50~60份;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协调晶须调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01:将硼酸铝晶须按照重量比1:5加入到质量分数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先搅拌均匀,然后水洗、干燥,得到第一硼酸铝晶须剂; S02:将第一硼酸铝晶须剂加入第一硼酸铝晶须剂总量3~5倍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然后加入第一硼酸铝晶须剂总量10~15%的质量分数2%的盐酸溶液,搅拌均匀,水洗、干燥,得到第二硼酸铝晶须剂; S03:将5~10份第二硼酸铝晶须剂送入到35~45份乙醇溶剂中,然后加入1~3份硅烷偶联剂KH560、0.35~0.45份异丁香酚和0.15~0.25份生育酚乙酸酯,搅拌充分,得到硼酸铝晶须调节复配液; S04:将纳米二氧化硅处理剂按照重量比1:5送入到硼酸铝晶须调节复配液中,搅拌反应处理,搅拌结束、水洗、干燥,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协调晶须调节改性剂;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处理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纳米二氧化硅送入到55~65℃下预热1~2h,保温,然后向其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总量10~20%的硫酸镧溶液、纳米二氧化硅总量1~5%的硅溶胶和纳米二氧化硅总量2~6%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然后送入到球磨机中球磨处理,球磨结束,水洗、干燥,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处理剂; 所述硅酸钠预调壳聚糖溶液改性膨润土体的制备方法为: S111:将10~20份质量分数5%的壳聚糖水溶液加入到35~45份质量分数10%的硅酸钠水溶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3份磷酸缓冲溶液,继续搅拌充分,得到壳聚糖复调硅酸钠液; S112:将膨润土送入到110~120℃下热处理10~20min,然后以1~3℃min的速率升温至220~240℃,保温5~10min,随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热改性膨润土体; S113:将热改性膨润土体按照重量比1:6送入到壳聚糖复调硅酸钠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硅酸钠预调壳聚糖溶液改性膨润土体。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其通讯地址为:610011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下东大街段258号西部国际金融中心1栋17楼01-09单元;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AI智能生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