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重工有限公司陈聪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宝鼎重工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轴环氧树脂锻件及轴锻件环氧包覆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414850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111602833.1,技术领域涉及:B63H23/34;该发明授权轴环氧树脂锻件及轴锻件环氧包覆方法是由陈聪;吕斌杰;张海峰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1-12-2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轴环氧树脂锻件及轴锻件环氧包覆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一种轴环氧树脂锻件及轴锻件环氧包覆方法,包括轴锻件,轴锻件表面涂有底层黏合剂树脂层,底层黏合剂树脂层上有底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底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面浸透黏合剂树脂形成第二层黏合剂树脂层,第二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缠裹第二层黏合剂树脂层上,第二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面浸透黏合剂树脂形成第三层黏合剂树脂层,第三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缠裹第三层黏合剂树脂层上,第三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面浸透黏合剂树脂形成第四层黏合剂树脂层,第四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缠裹第四层黏合剂树脂层上,第五层黏合剂树脂层(10)涂覆在第四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9)上。优点:采用本方法制作的包覆层均匀致密,表面无气泡、凸起等缺陷,能完全隔断轴本身与海水或海水蒸气的接触,达到防腐、防锈的目的。
本发明授权轴环氧树脂锻件及轴锻件环氧包覆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轴环氧树脂锻件包覆方法,包括轴锻件及包覆材料,其特征是:包覆材料由玻璃丝带和黏合剂构成;其特征是:所述轴锻件为螺旋桨轴,常规重量在5-50吨,长度在5-25米,包覆处的直径范围100-700mm,轴锻件(1)表面涂有底层黏合剂树脂层(2),底层黏合剂树脂层(2)上有底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3),底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3)面浸透黏合剂树脂形成第二层黏合剂树脂层(4),第二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5)缠裹第二层黏合剂树脂层(4)上,第二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5)面浸透黏合剂树脂形成第三层黏合剂树脂层(6),第三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7)缠裹第三层黏合剂树脂层(6)上,第三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7)面浸透黏合剂树脂形成第四层黏合剂树脂层(8),第四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9)缠裹第四层黏合剂树脂层(8)上,第五层黏合剂树脂层(10)涂覆在第四层螺旋状玻璃钢增强带(9)上;轴锻件环氧包覆方法, 一、黏合剂的制作: 1.保证容器和搅拌器的清洁,8-10重量份可塑剂、15重量份稀释剂,用电动或气动搅拌器与100重量份环氧树脂均匀搅拌; 2.将15-30重量份593固化剂和8-10重量份三乙烯四胺倒入容器中,立即搅拌均匀,搅拌器的转速不应超过175转分; 3.搅拌一定要充分、彻底,保证容器壁上的环氧树脂和硬化剂完全混合;如果混合物呈牛奶状,说明混合速度过快,环氧树脂及硬化剂应在包覆之前5分钟内进行混合; 二、玻璃丝带选择: 轴锻件直径<150mm的细轴,用60-80mm宽的带子;轴锻件直径≥150mm的轴用100-150mm宽的带子; 三、包覆流程: 1.调整水平,环氧包覆段需保持水平状态; 2.表面清理:用喷砂或砂纸去锈,把足量的溶剂倒在轴上进行清洗,清洗两次,不要用任何布、纸来擦干,检验轴表面,确保没有油、锈或水迹; 3.倒树脂:均匀的将环氧树脂混合物倾倒在螺旋桨轴的表面,随着轴的转动,采用便携式塑料刮刀大致均匀的推散混合物,再用固定有水平仪的300mm宽的塑料刮刀,将树脂完全的刮均匀;覆盖厚度1mm; 4.采用宽度为100-150mm的玻璃丝带,在起始阶段先绕螺旋桨轴一圈,把带头压住,一圈之后,玻璃丝带呈螺旋形继续包裹,保证层与层之间有34的重叠量;继续螺旋形包裹直到接近轴的另一头,逐渐减小螺旋角直到最后完整的包一圈,切断带子,轴不要停转; 5.继续倾倒环氧树脂混合物,方法与第一道混合物包覆一致;再继续用玻璃丝带包覆,与第一道玻璃丝带包覆一致,直到第四层玻璃丝带包覆完全; 6.第四层玻璃丝带包覆后,继续倾倒树脂混合物,作为第五层树脂包覆; 7.整个包覆过程需包覆五层树脂混合物,四层玻璃丝带; 8.包覆完成后,包覆厚度需大于4mm,螺旋桨轴继续旋转,旋转时长需大于24h,令树脂混合物彻底固化。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宝鼎重工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唐家埭村一组;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