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朱亦涵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南京大学申请的专利仿中医切脉装置脉搏信号质量评估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479513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423973.0,技术领域涉及:A61B5/02;该发明授权仿中医切脉装置脉搏信号质量评估方法是由朱亦涵;邹幸洁;陈欣琪;刘红星;刘乐;张志俭;施毅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4-2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仿中医切脉装置脉搏信号质量评估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仿中医切脉装置脉搏信号质量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读取从寸关尺位同步监测的3路脉搏波信号,并对它们进行相同的预处理,去除它们中的基线漂移和高频噪声,2对预处理后的脉搏波信号切割出最新的2秒数据片段,若采样率为500Hz,即切割出的片段的采样点数为1000,3对切割出的2秒数据片段,分别计算出它们的PP、delta_PP、Signal_Ratio、Corr_Change四个指标,4将计算的四个指标值送入分类器,按设计的决策逻辑和预先学习的指标阈值,输出脉搏信号质量评估的定性类别,5如果输出的定性类别为“好”,则进一步将第3步计算的PP值指标作为脉搏信号质量的定量指标,否则,将脉搏信号质量的定量指标置0。
本发明授权仿中医切脉装置脉搏信号质量评估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仿中医切脉装置脉搏信号质量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读取从寸关尺位同步监测的3路脉搏波信号,并对它们进行相同的预处理,去除它们中的基线漂移和高频噪声,设数据预处理前一路脉搏信号原始数据为xn,n=0,1,…,N-1,预处理时先对原始数据施以0.8Hz-80Hz的带通滤波,结果序列记为x1n,n=0,1,...,N-1,再对x1n施加截止频率约为5Hz的低通滤波,结果序列记为x2n,n=0,1,...,N-1;2对预处理后的脉搏波信号切割出最新的2秒数据片段,若采样率为500Hz,即切割出的片段的采样点数为1000;3对切割出的2秒数据片段,分别计算出它们的PP、delta_PP、Signal_Ratio、Corr_Change四个指标,设预处理中得到的x1n,n=0,1,...,N-1序列的切割片段为x1m,m=0,1,...,M-1,预处理中得到的x2n,n=0,1,...,N-1序列的切割片段为x2m,m=0,1,...,M-1,则当前片段PP指标定义为序列x2m,m=0,1,...,M-1的峰峰值,delta_PP定义为当前片段PP指标与上一片段PP指标的差值,Signal_Ratio指标为其中表示的是x1m,m=0,1,...,M-1的均值,表示的是x2m,m=0,1,...,M-1的均值;对x2m,m=0,1,...,M-1进行自相关函数运算,截取时延大于等于0的非负半轴自相关函数序列,设为xcorrm,m=0,1,2,...,M,考虑到有限窗长带来的振荡衰减情况,将其修正为则定义其中为前250个点自相关函数值的均值,为第251个点到第N个点自相关函数的均值,m=250在500Hz采样率下对应0.5秒时延;4将计算的四个指标值送入分类器,按设计的决策逻辑和预先学习的指标阈值,输出脉搏信号质量评估的定性类别,将脉搏信号质量评估的类别分为“好”、“差”、“跃变”三个类别之一,首先利用PP和delta_PP这两项指标进行“跃变”状态与“非跃变”状态的划分,若delta_PP22或者PP128,则该信号被分为“跃变”信号,否则被暂时分为“非跃变”信号;对于“非跃变”信号,继续利用Signal_Ratio和Corr_Change这两项指标进行“好”状态与“差”状态的划分,若信号满足Signal_Ratio≥0.65,或者满足0.45Signal_Ratio0.65且Corr_Change0.6时,则该信号被分为“好”信号;若该信号满足Signal_Ratio≤0.45,或者满足0.45Signal_Ratio0.65且Corr_Change≥0.6时,则该信号被分为“差”信号;5如果输出的定性类别为“好”,则进一步将第3步计算的PP值指标作为脉搏信号质量的定量指标,否则,将脉搏信号质量的定量指标置0。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南京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