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翟羽获国家专利权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翟羽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用于断相情况下实现电机控制的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776264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111047204.7,技术领域涉及:H02P29/024;该发明授权一种用于断相情况下实现电机控制的方法是由翟羽;赵宇;李硕;喻志刚;刁国亮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1-09-0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用于断相情况下实现电机控制的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断相情况下实现电机控制的方法。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用于断相情况下实现电机控制的方法,通过需求电流和反馈电流判断是否缺相,如发生缺相,计算反馈电流、参考电压、三相占空比等电机控制信息,在不修改电机和控制器结构的前提下,达到缺相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安全性,保证在发生断相故障时,系统能够提供助力,避免发生危险。

本发明授权一种用于断相情况下实现电机控制的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用于断相情况下实现电机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的三相电流与占空比信号,根据电机当前的转速、需求扭矩、母线电压,计算电机的d轴需求电流idref、q轴需求电流iqref、d轴反馈电流idfed、q轴反馈电流iqfed;步骤2,如d轴需求电流idref与d轴反馈电流idfed的差值或q轴需求电流iqref与q轴反馈电流iqfed的差值大于电流传感器的最大采样误差,则判断EPS系统处于缺相状态,继续进行步骤3,如d轴需求电流idref与d轴反馈电流idfed的差值或q轴需求电流iqref与q轴反馈电流iqfed的差值小于等于电流传感器的最大采样误差,则判断EPS系统不处于缺相状态,直接输出d轴需求电流idref、q轴需求电流iqref;步骤3,切断相分离MOSFET场效应管,并根据q轴需求电流iqref、电机转子电角度计算电机的d轴需求电流idref、q轴需求电流iqref、需求相电流isref;步骤4,如需求相电流isref是大于允许的最大相电流,则继续进行步骤5,如需求相电流isref是小于等于允许的最大相电流,则直接输出d轴需求电流idref、q轴需求电流iqref;步骤5,计算当前的d轴需求电流idref、q轴需求电流iqref;步骤6,根据d轴需求电流idref、q轴需求电流iqref和d轴反馈电流idfed、q轴反馈电流iqfed,计算d轴参考电压Udref、q轴参考电压Uqref,若EPS系统处于缺相状态,则将故障相的电流设置为0,再次计算d轴反馈电流idfed、q轴反馈电流iqfed,排除采样影响;步骤7,计算alpha轴参考电压Uαref、beta轴参考电压Uβref;步骤8,计算U相占空比DutyU、V相占空比DutyV、W相占空比DutyW,若EPS系统处于缺相状态,则保证故障相功率器件无开关动作;步骤9,根据U相占空比DutyU、V相占空比DutyV、W相占空比DutyW控制电机运行; 所述的步骤1中,计算电机的d轴需求电流idref、q轴需求电流iqref、d轴反馈电流idfed、q轴反馈电流iqfed,所述的步骤6中,再次计算d轴反馈电流idfed、q轴反馈电流iqfed的公式均为: 其中,Rs为电机相电阻,we为电机电角频率,iq为电机q轴电流,Ld为电机d轴电感,Lq为电机q轴电感,为永磁体转子磁链,Ulim为电压圆限制值,Te为电机需求输出扭矩,pn为电机极对数,id为电机d轴电流,iu为电机U相采集电流,iv为电机V相采集电流,iw为电机W相采集电流,θ为转子电角度。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01821 上海市嘉定区永盛路200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