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陈冰斌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一种考虑电压约束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31681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075542.4,技术领域涉及:H02J3/38;该发明授权一种考虑电压约束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是由陈冰斌;陈锐;高栩;吴文庚;陈晓彬;陈波;陈垣玮;廖剑波;陈杨;尹璐;潘树昌;李博;王炜;孙昕;李雪男;王基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1-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考虑电压约束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压约束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线路的极限输送容量;划分供电区域;对供电区域供电半径进行约束;对各类用户受电电压质量进行规范;计算负荷矩;在分布式光伏接入前,对接入的配电线路载流量、变压器容量、负荷消纳水平进行校核;对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的出力进行分析,计算该配电网区域可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容量;考虑通过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解决光伏消纳问题;计算配电网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容量,并在满足各约束条件下,求解储能最小容量配置,本发明以储能容量配置最小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求解10kV配电网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容量。
本发明授权一种考虑电压约束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考虑电压约束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容许发热条件的持续极限输送容量计算线路的极限输送容量: 式中:Ue为配电网额定电压,Imax为导线持续容许最大电流,K为温度修正系数; S2:根据规划区域的规划目标年负荷密度划分供电区域,具体划分如下表所示: 其中σ为规划区域的规划目标年负荷密度,单位为MWkm2,供电区域面积不宜小于5km2; S3:对供电区域供电半径进行约束,A+、A、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3km;C类供电半径不宜超过5km;D类供电区域半径不宜超过15km; S4:根据GBT12325的规定对各类用户受电电压质量进行规范,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S5:计算负荷矩: F=P×L 式中:F为负荷矩,单位为MW·km;P为端口功率,单位为MW;L为供电半径km; S6:在分布式光伏接入前,对接入的配电线路载流量、变压器容量、负荷消纳水平进行校核; S7:对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的出力进行分析,计算满足光伏输送功率约束、上送时主变压器容量约束、分布式光伏弃电率以及配置储能约束条件下,该配电网可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容量; S8:考虑通过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解决光伏消纳问题;基于配电网负荷曲线和分布式光伏出力曲线,考虑线路分布式光伏上送功率、电压、负荷矩、分布式光伏消纳约束条件,计算配电网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容量,并在满足各约束条件下,求解储能最小容量配置,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如下式所示: minC=SESS 式中,SESS为储能配置容量,单位为MW,满足以下约束: s.t. PPV,total=Pload,A+Pload,B+Pload,ESS F≤Fmax 0.93Ue≤U≤1.07Ue WPV≥WPV,consyraint 式中,PPV,total为光伏总功率;Pload,B为配电网母线B处的负荷,单位为MW;Pload,ESS为配电网母线B处配置的储能功率,单位为MW;Pload,A为分布式光伏上送首端的功率,单位为MW;F为负荷矩,单位为MW·km;Fmax为最大负荷矩,单位为MW·km;U为配电网中各母线电压;Ue为配电网的额定电压;WPV为分布式光伏电量消纳比例,单位为%;WPV,constraint为分布式光伏电量消纳比例约束,单位为%;其中储能系统核电状态约束如下式: SOCmin≤SOCt≤SOCmax 式中,SOCmin表示SOC的下限;SOCmax表示SOC的上限;SOC表示储能系统的实时荷电状态,为时间t的函数。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57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