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赵冻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昆明理工大学申请的专利利用流体包裹体判定岩浆热液矿床多金属矿体深部延展的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14894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000141.2,技术领域涉及:G01V9/00;该发明授权利用流体包裹体判定岩浆热液矿床多金属矿体深部延展的方法是由赵冻;韩润生;付雨昕;刘飞;张小培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1-02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利用流体包裹体判定岩浆热液矿床多金属矿体深部延展的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流体包裹体判定岩浆热液矿床多金属矿体深部延展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的基础上,系统开展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查明成矿流体温度、盐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流体演化特征,并估算其成矿深度。基于地质‑温度、地质‑盐度异常图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提取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垂向变化的深延指示标志,并判定多金属矿体的深延规律;该方法解决了岩浆热液矿床深部矿体定位难的技术难题,有助于推断深部矿体群的空间定位规律,为深部资源勘查和缩短找矿周期提供重要地质依据。
本发明授权利用流体包裹体判定岩浆热液矿床多金属矿体深部延展的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利用流体包裹体判定岩浆热液矿床多金属矿体深部延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针对某一岩浆热液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研,并采用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采集该矿床不同标高、不同类型的矿化-蚀变样品,并记录其空间坐标位置; 鉴别采集的矿化-蚀变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划分出矿化-蚀变矿物的生成顺序表,然后从矿化-蚀变样品中选取热液成矿阶段的半透明-透明矿物,将其加工成双面抛光的流体包裹体片; 步骤二、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流体包裹体片中的流体包裹体的形态、大小、类型、分布特征,鉴别出矿物生长过程中捕获的形态规则、气液比值稳定的原生包裹体;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冷热台装置获取不同成矿阶段热液矿物的原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冰点温度、子矿物融化温度,并依据冰点温度、子矿物融化温度换算出原生包裹体的盐度; 步骤三、测试数据处理 将每个采样点的坐标和不同成矿阶段热液矿物原生包裹体的盐度构建成原生包裹体盐度数据库;将每个采样点的坐标和不同成矿阶段热液矿物原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构建成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库; 步骤四、流体包裹体深延指标构建及矿体深延规律判别 A、将原生包裹体盐度数据库、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库导入数据分析软件中,分别绘制出不同中段、不同剖面原生包裹体的盐度、温度等值线图; B、将不同中段、不同剖面原生流体包裹体的盐度、温度等值线图与该矿床同比例尺的实际地质图叠合后,获得地质-温度、地质-盐度异常等值线图;取最晚期热液矿物形成时的均一温度和盐度为异常下限值,在地质-温度、地质-盐度异常等值线图上圈定出温度、盐度异常的高值区域,并分析高值区异常的分布特征,具体包括异常的形态、范围、数量、大小,并总结高值异常区的变化规律,以及剖面等值线图中异常区的变化规律; C、提取判断矿体深延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基于步骤二鉴别出的原生包裹体,将其气液比值、子矿物包裹体的相对含量作为评价矿体深延的定性指标; 基于步骤B的地质-温度、地质-盐度异常等值线图,分别从围岩至矿体、从浅部至深部绘制出温度等值线图切剖面图、盐度等值线图切剖面图,由此得出从低值异常区至高值异常区的等值线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得出平面上、剖面上原生包裹体温度、盐度高值异常区的宽度、长度和垂差的变化范围,并将其作为评价矿体深延的定量指标; D、基于步骤C获取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从围岩至矿体、从浅部至深部,当同一地质体的原生包裹体的气液比值、子矿物包裹体数量逐渐增大,同时,原生包裹体的温度、盐度高值异常区的长度宽度和垂差有增强或突变的趋势,则推断矿体向深部延伸; 结合浅部已有中段矿床地质事实,对比定量指标和已知浅部矿体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根据地质-温度、地质-盐度异常等值线图上不同中段、不同剖面高温-高盐度异常区域异常中心的偏移方向判断流体大致运移方向,并依据长度、宽度和垂差的周期变化范围综合研判多金属矿体的深延距离。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其通讯地址为: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