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凯勒蓝房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柯伟浩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山东凯勒蓝房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建筑新能源冷热储存调控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930319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259008.0,技术领域涉及:F24F5/00;该发明授权建筑新能源冷热储存调控方法是由柯伟浩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1-05-2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建筑新能源冷热储存调控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建筑新能源冷热储存调控方法,建筑新能源冷热储存调控方法基于螺旋式土壤储能装置,包括地表平台以及储能堆。地表平台上呈矩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通孔,每个通孔对应有一个储能堆。所述的储能堆包括螺旋管以及与螺旋管上方贯通连接的垂直管,螺栓管埋入土壤中。垂直管上端罩设有上端盖,上端盖上设有进液支管以及回液支管,地表平台上架设有回液总管以及进液总管,进液支管与进液总管贯通连接,回液支管与回液总管贯通连接。本发明可将夏季提取的热能以及冬季提取的冷能存储在土壤内部,便于冬天制暖、夏天制冷,同时可自由调节储能堆的深度,跟不同深度区域的土壤进行热交换,避免位置不动造成土壤的热失衡,影响储能效果。
本发明授权建筑新能源冷热储存调控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建筑新能源冷热储存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一种螺旋式土壤储能装置,螺旋式土壤储能装置包括地表平台(1)、储能堆,以及移位器, 所述的地表平台(1)安装于地面上,地表平台(1)上呈矩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通孔(101),每个通孔(101)对应有一个储能堆, 所述的储能堆包括螺旋管(2)以及与螺旋管(2)上方贯通连接的垂直管(3),螺旋管(2)埋入通孔(101)正下方的土壤中,螺旋管(2)内部中间设有第一隔板(202),第一隔板(202)将螺旋管(2)内部分割有两个腔体,两个腔体位于螺旋管(2)末端的位置贯通连接, 所示的垂直管(3)内部中间设有第二隔板(302),第二隔板(302)将垂直管(3)内部分割有两个独立的第一流道(303),两个第一流道(303)分别与螺旋管(2)内部两个腔体一一对应,垂直管(3)上端通过通孔(101)穿设置地表平台(1)上方, 垂直管(3)上端罩设有上端盖(5),上端盖(5)上设有进液支管(6)以及回液支管(7),进液支管(6)以及回液支管(7)分别与两个第一流道(303)贯通连接, 进液支管(6)以及回液支管(7)上均设有电控阀(8),地表平台(1)上架设有回液总管(9)以及进液总管(10),进液支管(6)与进液总管(10)贯通连接,回液支管(7)与回液总管(9)贯通连接; 所述的螺旋管(2)外侧设有三角形的切割面(201),第一隔板(202)中间设有相变管(203),相变管(203)内部设有相变储温材料;相变管(203)内部填充80%至90%的相变储温材料,预留有相变储温材料的相变空间; 相邻两个螺旋管(2)之间呈高低交错布置,位置低的螺旋管(2)的垂直管(3)上方连接有加长杆(4), 所述的加长杆(4)内部以及顶端的结构与垂直管(3)相同,加长杆(4)的第三隔板(402)下端面内凹有滑槽(404),滑槽(404)位于加长杆(4)侧壁上设有贯通的滑道,滑槽(404)顶面向下固定有螺杆(406), 滑槽(404)内部设有卡块(405),卡块(405)两侧设有凸沿(4051),凸沿(4051)滑动设置于加长杆(4)侧壁的滑道内部,卡块(405)顶面与滑槽(404)顶面之间设有弹簧(407), 卡块(405)在弹簧(407)的推力作用下卡设于第一凹槽(3021)内部,螺杆(406)穿过卡块(405)与第一螺纹孔(3022)螺纹连接, 所述的移位器包括螺纹管(12)、液压缸(13)、至少三根立柱(14)以及连接件(15), 立柱(14)呈圆形阵列布置于垂直的螺纹管(12)外侧,立柱(14)下方固定有底板(1401),底板(1401)与地表平台(1)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立柱(14)上套设有可上下滑动滑块(1202),滑块(1202)通过斜杆(1201)与螺纹管(12)外壁固定连接, 液压缸(13)固定于螺纹管(12)顶部,液压缸(13)的活塞杆(1301)末端朝下布置且伸入至螺纹管(12)内部,活塞杆(1301)末端与连接件(15)转动连接, 连接件(15)外壁凸设有螺纹,连接件(15)与螺纹管(12)螺纹连接,连接件(15)底面中心内凹有圆柱形的内腔(1501), 使用时,内腔(1501)套设于垂直管(3)或加长杆(4)上方,连接件(15)带动垂直管(3)或加长杆(4)上下移动的同时进行旋转; 建筑新能源冷热储存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地表平台(1)固定于地面上,其顶面不低于地平面,螺旋管(2)通过通孔(101)埋入至土壤中; B、储存热能时:热源通过进液总管(10)流入,然后通过各个进液支管(6)、加长杆(4)、垂直管(3)流入到螺旋管(2)内部,对其内部的相变管(203)进行加热,相变管(203)内部的相变材料吸收热量产生相变,对热能进行存储,热源绕过第一隔板(202),从螺旋管(2)末端流入到另外一个腔体,然后再沿着垂直管、加长杆、回液支管(7)流入到回液总管(9)内部,进行循环; C、释放热能时:冷源流通路径相同,进入到螺旋管(2)内部吸收相变管(203)内部的热量,提高冷源温度; D、利用土壤温度进行调温时:夏季,地下土壤温度小于室外以及室内温度,相变管(203)通过第一隔板(202)与螺旋管(2)接触,进行导热,使得相变管(203)储存的温度与土壤温度相同,循环液流入到螺旋管(2)内部进行降温,然后对室内进行制冷,调节室内温度; 冬季,地下土壤温度大于室外以及室内温度,循环液流入到螺旋管(2)内部进行升温,然后对室内进行制热,调节室内温度; E、由于相邻的螺旋管(2)呈高低交错布置,因此各个螺旋管(2)之间间隔的距离长,便于对其周围土壤热能的利用,通过调节各个进液支管(6)、回液支管(7)上电控阀(8)的开关,有序的利用各个螺旋管(2),避免地下土壤温度层失衡; F、定期调整各个螺旋管(2)的高度,使其充分利用土壤热能,将螺旋管(2)上移时,将移位器进行固定,连接件(15)套设于垂直管(3)上,弧形板(1503)穿过第一卡环(301),液压站与液压缸(13)连接,控制活塞杆(1301)上移,活塞杆(1301)上移时,连接件(15)旋转,弧形板(1503)旋转至第一卡环(301)与垂直管(3)之间的径向连接杆下方,使得连接件(15)上移带动垂直管(3)上移,且同步旋转,螺旋管(2)外侧设有切割面(201),因此其旋转过程中上移可减少土壤对其的阻力,便于螺旋管(2)上下移动; 螺旋管(2)下移时,取下垂直管(3)上方的上端盖(5),将加长杆(4)底部与垂直管(3)固定连接,然后上移螺纹管(12),将连接件(15)套设于加长杆(4)顶部,活塞杆(1301)通过连接件(15)推动螺旋管(2)旋转下移。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山东凯勒蓝房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开发区王埠路8号裕民工业园北侧;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