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谭超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矿业大学申请的专利基于规则逻辑门控制的电液混动采煤机动态转矩分配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531869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710734.9,技术领域涉及:E21C31/02;该发明授权基于规则逻辑门控制的电液混动采煤机动态转矩分配方法是由谭超;郭玉龙;纪松明;王忠宾;顾进恒;迟正超;苏冠宇;嵇秋池;孟晓艳;杨耀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1-2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基于规则逻辑门控制的电液混动采煤机动态转矩分配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一种基于规则逻辑门控制的电液混动采煤机动态转矩分配方法,当处于牵引截割工况,根据实际压力值p和满压状态压力值a判断能否进行辅助;若p≥a时,比较如下:若I实≥1.1I额,进入混合驱动模式,进一步进行比较,如果I实≥0.9I额,且I实≥1.1I额,降低转速进入纯电驱动模式;如果I实≥0.9I额,且I实<1.1I额,进入纯电驱动模式;如果I实<0.9I额,进入纯电驱动模式;若I实<1.1I额,进入纯电驱动模式;若p<a时,进入纯电驱动模式;当处于制动工况,若p≥a时,进入混合制动模式;若p<a时,进行原制动模式。该方法能提高电液混合驱动系统的稳定性和能量利用率。
本发明授权基于规则逻辑门控制的电液混动采煤机动态转矩分配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规则逻辑门控制的电液混动采煤机动态转矩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接收采煤机遥控器的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判断当前采煤机的工况,若当前采煤机处于牵引截割工况,则执行步骤二,若当前采煤机处于制动停车工况,则执行步骤三; 步骤二:根据液压调高系统的实际压力值p和满压状态的压力值a判断是否需要液压调高系统参与辅助牵引电机驱动截割作业;若p≥a时,则表明液压调高系统能满足辅助牵引电机驱动截割作业的要求,执行S21;若p<a时,则表明液压调高系统不能满足辅助牵引电机驱动截割作业的要求,执行S22; S21:获取采煤机牵引电机的实际电流I实、采煤机牵引电机的额定电流I额,基于采煤机牵引电机实际转矩T实和采煤机牵引电机实际电流I实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电流I实和额定电流I额的比较结果进行转矩分配; 若I实≥1.1I额,则表时此时牵引电机的负载较大,控制液压调高系统介入并辅助牵引电机驱动截割作业,进入混合驱动模式,在混合驱动模式过程中进一步比较I实和I额;如果I实≥0.9I额,且I实≥1.1I额,则表明经过液压调高系统对牵引电机的转矩补足之后,牵引电机的负载仍然过大,降低牵引电机的速度以减小牵引负载,同时,停止液压调高系统的介入,进入纯电驱动模式;如果I实≥0.9I额,且I实<1.1I额,则表明经过液压调高系统对牵引电机的转矩补足之后,牵引电机的转矩得到了有效补足,停止液压调高系统的介入,进入纯电驱动模式;如果I实<0.9I额,则表明经过液压调高系统对牵引电机的转矩补足之后,牵引电机的转矩得到了有效补足,停止液压调高系统的介入,进入纯电驱动模式; 若I实<1.1I额,则表时此时牵引电机的负载在调节的范围内,不需要液压系统的介入,进入纯电驱动模式; S22:获取采煤机牵引电机的实际电流I实、采煤机牵引电机的额定电流I额,基于采煤机牵引电机实际转矩T实和采煤机牵引电机实际电流I实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电流I实和额定电流I额的比较结果进行转矩分配; 若I实≥1.1I额,则表时此时牵引电机的负载较大,降低牵引电机的速度以减小牵引负载,进入纯电驱动模式; 若I实<1.1I额,则表时此时牵引电机的负载在调节的范围内,此时牵引电机的输出转矩在满足牵引负载的基础上,还能对液压调高系统进行工作补足,进入纯电驱动模式; 步骤三:根据液压调高系统的实际压力值p和满压状态的压力值a来判断是否需要液压调高系统参与辅助制动停车动作;若p≥a时,则表明液压调高系统能辅助牵引电机制动停车动作,控制液压调高系统中的液压马达反转,利用液压马达反转过程输入的反向扭矩加快制动停车过程,进入混合制动模式;若p<a时,则表明液压调高系统不能辅助牵引电机制动停车动作,采用原有制动方式进行制动停车动作。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