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科获国家专利权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科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一种盐碱土罗布麻田培育结合天然群落修复的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7461516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099475.X,技术领域涉及:A01G22/00;该发明授权一种盐碱土罗布麻田培育结合天然群落修复的方法是由张科;田长彦;赵振勇;买文选;赵帅;王雷;王平;姜黎;胡明芳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2-1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盐碱土罗布麻田培育结合天然群落修复的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土罗布麻田培育结合天然群落修复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罗布麻直根和横生根生长特点,通过天然分布区隔带挖苗、开沟、填埋有机物料、膜下滴灌,诱发直立根茎丛生新株;退化斑块裸地定向诱导横生根茎向水,向肥生长,依地势由高向低辐射状恢复植被覆盖度;盐碱土引种疏伐野生罗布麻株,采取双层膜下滴灌,淋盐淡化根区,为增温、除草、阻止根茎串生、控制密度、减少病害提供条件;膜间积肥,为降盐改土、提供有机肥源、保证产品质量奠定物质基础,建造了稳定开采麻田。两种措施的结合实现了干旱盐碱区域罗布麻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解决了野生罗布麻资源退化和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本发明授权一种盐碱土罗布麻田培育结合天然群落修复的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盐碱土罗布麻田培育结合天然群落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天然罗布麻群落植被修复: a、选择荒漠-绿洲过渡带地下潜水位2-4米的砂质土或壤质土的罗布麻分布区的密集区和斑块裸地区; b、在荒漠-绿洲过渡带罗布麻分布区建造蓄水池,库容生态用水或者休耕期洪水径流; c、春季,地下不定芽萌动前,沿步骤a密集区的等高线隔带挖罗布麻苗,根长18-25cm,用于大田移栽;挖苗行开沟,沟深50cm,机械深松后填入40cm厚的腐熟农家肥,达到沟内平整,铺滴灌带、覆膜,膜下滴灌带间距25cm;再用步骤b淡水间歇洗盐,灌水量450-750m3hm-2; d、在步骤a群落退化的斑块裸地区域,移除表层盐土,依地势自高向低,间隔1米沿等高线开沟,沟深50cm,机械深松后填入40cm厚的腐熟农家肥,达到沟内平整,铺滴灌带、覆膜;每年4-6月沟内滴透水3次,植被覆盖后5年内每年灌溉1次春水,之后自然生长; 培育可持续开采罗布麻田: e、挑选步骤c所挖的有活力的罗布麻苗,按照粗度相近的同向扎成捆,以湿土工布覆盖运输到栽植田的地头,挖坑假植,沙土虚盖、淋水润湿,然后用土工布覆盖,每天淋水保持土工布湿润,等待移栽; f、选择盐碱沙荒地规划为长100m×宽50m的栽植条田,平整、翻耙,拣出芦苇根,深松后旋耕耙平;机械开沟,沟距3m,沟深20cm,沟内间隔1m挖种植坑,坑深25cm,每坑倾斜45°栽植步骤e挑选的罗布麻苗3株,植株23入土,沟内铺滴灌带,覆第一层膜,苗顶部露出第一层膜;在第一层膜上撒施由体积比1:1:1的块状牛粪、羊粪和草炭土混合组成的有机肥,铺滴灌带,铺第二层膜,有机肥厚度高于苗顶部; g、将步骤f栽植后第一层膜下滴灌带间歇灌水洗盐,灌水量450-750m3hm-2;苗芽顶第二层膜时放苗;放苗后间隔15天灌水1次,第二层膜下的滴灌带先滴2h后,开始第一层的膜下滴灌,灌水量以第一层膜边湿润为准;4-7月随水滴施水溶大量元素肥3次;8月末-9月初滴施1次水溶磷、钾和硅肥,促地下根芽分化; h、定期拔草、除病株、观测和及时控制病害;当年采收叶、花、种子、麻;枯枝落叶带出麻田预防病害;维持株丛距和行距、培育可持续开采罗布麻田。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附3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AI智能生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