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谢永慧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冷却元件易换及冷气可调的燃机透平叶片试验件结构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33384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23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516161.4,技术领域涉及:G01M15/14;该发明授权冷却元件易换及冷气可调的燃机透平叶片试验件结构是由谢永慧;方宇;张荻;孔祥林;周卓然;苏鹏飞;施东波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4-2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冷却元件易换及冷气可调的燃机透平叶片试验件结构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叶片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冷却元件易换及冷气可调的燃机透平叶片试验件结构,包括叶片平台、叶片和连接部,叶片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叶片平台的两侧,并与叶片平台可拆卸式连接,连接部、叶片平台和叶片上分别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依次连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跟实际运行情况相差较大,设计时间周期长,经济成本高昂的问题,在叶片结构上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形式冷却间的相互影响,还原了叶片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将叶片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并在各模块上设计可调的冷却结构,方便对多种不同结构的叶片进行试验,降低模型研发成本并提升了研究冷却效果的实验效率,为后期的结构寻优提供依据。
本发明授权冷却元件易换及冷气可调的燃机透平叶片试验件结构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冷却元件易换及冷气可调的燃机透平叶片试验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平台、叶片和连接部(19),所述叶片和连接部(19)分别设置在叶片平台的两侧,并与叶片平台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部(19)、叶片平台和叶片上分别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依次连通; 叶片包括叶片本体(8)、前缘气膜孔板(6)、尾缘劈缝槽板(7)和叶片盖板,叶片盖板与叶片本体(8)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叶片本体(8)的另一端与叶片平台可拆卸式连接,前缘气膜孔板(6)和尾缘劈缝槽板(7)分别对应设置在叶片本体(8)的前后两侧,且与叶片平台可拆卸式连接;叶片盖板包括盖板主体(5)和依次排列且均与盖板主体(5)可拆卸式连接的前缘叶顶冷却孔板(1)、中弦第三列通道叶顶冷却孔板(2)、中弦转弯区域叶顶冷却孔板(3)和尾缘叶顶冷却孔板(4); 叶片平台上的气流通道出口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调节结构,第一调节结构用于调节通流面积及预旋度,前缘叶顶冷却孔板(1)、中弦第三列通道叶顶冷却孔板(2)、中弦转弯区域叶顶冷却孔板(3)、尾缘叶顶冷却孔板(4)、前缘气膜孔板(6)和尾缘劈缝槽板(7)上均设置有气流通道出口,叶片本体上的气流通道出口上设置有第二调节结构,第二调节结构用于调节通流面积; 所述前缘叶顶冷却孔板(1)、中弦第三列通道叶顶冷却孔板(2)、中弦转弯区域叶顶冷却孔板(3)、尾缘叶顶冷却孔板(4)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扰流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扰流板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扰流板包括第一板体和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的多个第一扰流结构;所述叶片本体(8)是中空结构,所述叶片本体(8)的内壁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前缘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1S)、前缘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1P)、中弦第三列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2S)、中弦第三列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2P)、中弦第二列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3S)、中弦第二列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3P)、中弦第一列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4S)、中弦第一列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4P)、尾缘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5S)和尾缘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5P);所述前缘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1S)、前缘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1P)、中弦第三列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2S)、中弦第三列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2P)、中弦第二列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3S)、中弦第二列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3P)、中弦第一列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4S)、中弦第一列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4P)、尾缘冷却通道吸力面扰流板(15S)和尾缘冷却通道压力面扰流板(15P)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二固定板和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的多个第二扰流结构。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710115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校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