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胡鹏博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重庆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的催化转化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43018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1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638327.1,技术领域涉及:B01J23/89;该发明授权一种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的催化转化方法是由胡鹏博;冯驰;张阳;韦诗婷;翁麒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1-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的催化转化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的催化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二氧化碳分子和加入的氢气分子吸附于生物质活性炭Rh2O3NiO相材料表面,形成吸附态结构,氢气分子分解为吸附态氢原子,二氧化碳与部分氢原子反应生成羧基;第二步,生成的吸附态羧基与剩下的氢原子反应脱出一个水分子,形成吸附态一氧化碳分子,吸附态一氧化碳在反应高温下脱附为自由态得到一氧化碳气体。本发明能够更加高效和稳定地实现二氧化碳分解转化为一氧化碳的处理,使其更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制备。
本发明授权一种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的催化转化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的催化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二氧化碳分子和加入的氢气分子吸附于生物质活性炭Rh2O3NiO相材料表面,形成吸附态结构,氢气分子分解为吸附态氢原子,二氧化碳与部分氢原子反应生成羧基;包括以下反应式的反应过程: CO2free+Rh2O3NiO@C→CO2ad, H2free+Rh2O3NiO@C→2*Had, CO2ad+*Had→COOHad; 第二步,生成的吸附态羧基与剩下的氢原子反应脱出一个水分子,形成吸附态一氧化碳分子,吸附态一氧化碳在反应高温下脱附为自由态得到一氧化碳气体;包括以下反应式的反应过程: COOHad+*Had→COad+H2O, COad+energy→COfree; 所述催化转化方法采用一种二氧化碳催化分解材料实现; 所述二氧化碳催化分解材料采用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1:先获取生物质活性炭作为基底; 步骤2:完成三氧化二铑与氧化镍的生成和负载;将20g比例份数的上述生物质活性炭倒入500ml比例份数的超纯水中,并加入0.25mol比例份数的二水合硝酸铑和0.15mol比例份数的六水合硝酸镍形成混合溶液;接着,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后烘干并研磨成粉末;随后,将获得的粉末煅烧反应得到多孔活性炭负载的三氧化二铑氧化镍复合催化剂; 步骤1中,生物质碳基底采用以下方法制备:首先,称取50g比例份的稻壳基生物质粉末块状物,将其溶于500ml比例份超纯水中并置于密封反应釜中,在150℃下连续加热24h;接着,将水热处理后的悬浊液通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所得滤渣使用超纯水连续冲洗3遍、在干燥箱中以50℃连续干燥72h得到结块,后研磨至200目粉末;然后,将得到的生物质粉末置于马弗炉中在氩气保护下以500℃煅烧3h,煅烧前从室温升至500℃的升温速率为25℃min,后自然通风冷却至室温;将上述煅烧后的粉末置于5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1h形成泥糊状,将泥糊状物质置于马弗炉中,在常规空气氛围下以500℃煅烧6h,煅烧前从室温升至500℃的升温速率为20℃min,自然通风冷却至室温后研磨至200目,即得多孔活性炭基底。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重庆大学,其通讯地址为: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