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魏云辉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申请的专利一种香菇发酵料设施化栽培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7643249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17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1730947.3,技术领域涉及:A01G18/00;该发明授权一种香菇发酵料设施化栽培方法是由魏云辉;陈绪涛;彭新红;戴丹;胡佳;孙鹏;戴建成;王振;魏桢;李菁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12-1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香菇发酵料设施化栽培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发酵料设施化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主要步骤:栽培料准备、栽培料前发酵、栽培料后发酵、接种、发菌、催蕾、控菇和育菇管理等。其中,发菌期和出菇期严格控制各阶段的温度、光照、通风、湿度等条件,使培育的香菇出菇一致性好,质量高,营养丰富。
本发明授权一种香菇发酵料设施化栽培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香菇发酵料设施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栽培料准备 以重量百分比计,准备木屑60%、麸皮15%、牛油果核7%、银杏果8%、芦荟5%、黑茶渣5%,将牛油果核与银杏果混合粉碎后使用,木屑在使用前预湿和堆积20d以上,然后与其他成分混合,得到栽培料; S2、栽培料前发酵 将栽培料在发酵槽内发酵10~12d,期间倒仓2次; S3、栽培料后发酵 将前发酵后的栽培料通过菇床上料机装填、平铺、压实在菇房内的栽培层架上,经自然升温发酵阶段、巴氏灭菌阶段和降温冷却阶段,至栽培料呈深褐色,质地松软,白色放线菌布满料面,浸出液为清澈透明,含水量68%~70%,pH7~7.5,含氮量2.5~2.8%; S4、接种 栽培料后发酵完成后,在料床上面均匀打孔至栽培料底部,按照液体菌种接种无菌操作要求,用香菇液体菌种菌球及菌液均匀喷洒在料孔里面及栽培料表面; S5、发菌 播种完毕的菇床覆盖塑料薄膜保湿,7~8d揭掉薄膜; 在下述培养条件下培养32d~35d:调整菇房环境温度23~25℃,料温21~22℃,空气相对湿度65~70%,二氧化碳浓度低于5500ppm,光照小于10lux; 第33~36d,将温度调控到22~24℃,湿度85~90%,二氧化碳浓度低于3500ppm,光照小于10lux,上述条件下维持5d,菌床表面菌丝生长浓白; 第38~41d,将温度降到16℃,湿度降到65~70%,二氧化碳浓度低于3000ppm,维持4d; 第42d~45d,将温度调控到22~23℃,光照100lux,湿度88~92%,维持5d; S6、催蕾、控菇和育菇管理 第47d~50d,当菌床表面形成亮棕色或深褐色菌皮,并且局部出现乳头状隆起时,开始进行催蕾、控菇和育菇环控管理; 催蕾:第47d~50d,用水冲洗菌料表面,调控环境温度22~24℃、湿度92~95%,二氧化碳浓度低于3000ppm、光照300~350lux,维持7d; 第55d~58d,调控环境温度15℃、湿度65%,二氧化碳浓度3500ppm、光照300lux,维持2d; 第58d~61d,调控环境温度,24℃、湿度92~95%,二氧化碳浓度3000ppm、光照350lux,上述环境条件下维持4~5d,维持2d,菌床表面开始长出香菇原基和菇蕾; 控菇:通过疏蕾,将每平方米菇蕾数量控制在120个左右,摘除多余的小菇和弱菇; 育菇:调控温度至20℃、湿度80~85%、二氧化碳浓度2000ppm、光照400lux,上述环境条件维持8-10d; 采菇:当子实体长到菌膜始破,菌盖边缘内卷,菇盖呈褐色时采收; S7、残料清理 菇房采收2潮菇后,通入蒸汽杀菌消毒,然后将菇架上的菌渣清理出菇房。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其通讯地址为:330299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南莲路60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