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田伟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申请的专利一种模拟气水交替多轮次压-焖注采驱油系统及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466703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17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658076.3,技术领域涉及:E21B43/26;该发明授权一种模拟气水交替多轮次压-焖注采驱油系统及方法是由田伟;孙玉;龚斌;潘焕泉;汤勇;何佑伟;秦佳正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1-2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模拟气水交替多轮次压-焖注采驱油系统及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气水交替多轮次压‑焖注采驱油系统及方法:本方案等效模拟压裂缝网与基质储层,并合理考虑焖井时间的压焖注采,使得结果更准确,所述裂缝岩心夹持单元和所述基质岩心夹持单元正反向对调后实现快速饱和致密岩心,缩短油藏初始化时间,且不需要反复拆装岩心夹持器,即可考虑多个裂缝参数对压‑焖‑采三个阶段驱油的影响,通过更换造缝岩心改变裂缝形态,能够研究不同储渗模式下的水气复合介质对油井压‑焖‑采产能的影响规律,不同储渗模式包括多级裂缝‑基质储层、大裂缝‑基质储层、微裂缝‑基质储层以及原始基质储层,确保了裂缝岩心和基质岩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大大缩短实验时间。
本发明授权一种模拟气水交替多轮次压-焖注采驱油系统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模拟气水交替多轮次压-焖注采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模拟气水交替多轮次压-焖注采驱油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真空泵、五通阀、恒温箱、第一高压驱替泵、第二高压驱替泵、配样单元、入口压力表、裂缝岩心夹持单元、中间压力表、基质岩心夹持单元、出口压力表和计量单元,所述真空泵设置于所述配样单元的一侧,且与所述五通阀的e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高压驱替泵设置于所述配样单元的下方,且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配样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高压驱替泵设置于所述配样单元的上方,且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配样单元连接,所述入口压力表与所述五通阀c端口连接,所述裂缝岩心夹持单元设置于所述入口压力表远离所述五通阀的一侧,所述中间压力表设置于所述裂缝岩心夹持单元远离所述入口压力表的一侧,所述基质岩心夹持单元设置于所述中间压力表远离所述裂缝岩心夹持单元的一侧,所述计量单元通过三通阀设置于所述基质岩心夹持单元远离所述中间压力表的一侧,所述三通阀上设置有所述出口压力表,所述配样单元、所述入口压力表、所述裂缝岩心夹持单元、所述中间压力表、所述基质岩心夹持单元和所述出口压力表均位于所述恒温箱内,所述计量单元位于所述恒温箱的外部; 所述配样单元包括地层水配样器、地层原油配样器和二氧化碳配样器,所述地层水配样器、所述地层原油配样器和所述二氧化碳配样器分别与所述五通阀a端口、b端口和d端口连接,并均位于所述恒温箱内,所述第一高压驱替泵通过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地层水配样器和所述地层原油配样器连接,所述第二高压驱替泵通过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二氧化碳配样器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查所述模拟气水交替多轮次压-焖注采驱油系统的密封性,选取造缝岩心A和基质岩心B,记录岩心A的长度L1和渗透率K1以及岩心B的长度L2和渗透率K2,将洗净后的岩心A和岩心B放入恒温箱中,以105℃烘4小时,降低温度至地层温度75℃继续烘4h,然后将烘干后的岩心A和岩心B分别放入所述裂缝岩心夹持单元和所述基质岩心夹持单元中,恒温箱模拟地层温度75℃,围压设置60MPa; S2:岩心饱和地层水以恒定的速度用地层原油驱替,直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只出油不出水为止,将所述裂缝岩心夹持单元和所述基质岩心夹持单元的位置对调,以恒定的速度用地层原油驱替,直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只出油不出水为止; S3:关闭所述五通阀的c端口,打开所述三通阀,模拟基质原油向裂缝端流动,直到出口端压力降至10MPa,关闭所述三通阀,分别记录产油量、产水量以及产气量,计算衰竭开发的气油比、含水率以及采出程度; S4:将所述裂缝岩心夹持单元和所述基质岩心夹持单元的位置对调,设定所述第二高压驱替泵以恒定的速度推动所述配样单元中的二氧化碳,直到出口压力为二氧化碳混相压力21MPa时,关闭所述五通阀的d端口和c端口,模拟二氧化碳焖井阶段,记录所述入口压力表的示数P1和所述出口压力表的示数P3,利用焖井极限计算模型确定注气混相阶段的焖井时间; S5:打开所述五通阀的a端口和c端口,设定所述第一高压驱替泵注入压力为岩心破裂压力Pf,以设定的速度推动所述配样单元内的地层水,直到出口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30MPa时,关闭所述五通阀的a端口和c端口,模拟地层水焖井阶段,记录所述入口压力表的示数P1-1和所述出口压力表的示数P3-1,利用焖井极限计算模型确定压驱注水阶段的焖井时间; S6:将所述裂缝岩心夹持单元和所述基质岩心夹持单元的位置对调,打开所述三通阀,直到出口端压力降至10MPa,关闭所述三通阀,分别记录产油量、产水量以及产气量,计算气水交替第一周期压-焖注采驱油的气油比、含水率以及采出程度; S7:重复步骤S4~S6至预设次数,分别计算多轮次压-焖注采驱油的气油比、含水率以及采出程度。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其通讯地址为: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