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黄鲁蒙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的直线型升沉补偿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46744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17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607858.4,技术领域涉及:F15B1/02;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的直线型升沉补偿装置是由黄鲁蒙;葛芷麟;张彦廷;刘秀全;沈蓉;赵玉明;赵博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1-12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的直线型升沉补偿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的直线型升沉补偿装置,属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采用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作为补偿动力的耦合装置,具有多个功能腔体,将高压气瓶组与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的被动补偿气腔相连,从而在蓄能器活塞杆上提供一个被动补偿力;双向变量泵与蓄能器的两个主动补偿液腔相连,通过闭式变量泵控调速回路在蓄能器活塞杆上提供一个可以控制大小与方向的主动补偿力,被动与主动补偿力共同克服蓄能器负载、驱动蓄能器活塞杆运动,从而最终间接的驱动补偿缸实现升沉补偿功能;此外,深水高压环境压力同时作用在蓄能器负载压力液腔活塞杆与补偿缸活塞杆的端部,通过压力相互作用抵消实现了深水压力补偿功能。本发明实现了被动补偿、主动补偿、水压力补偿等多种运行模式及功能,可以在水上、水下、深水区等不同工况作业,具有结构新颖、系统紧凑、多功能集成、补偿精度高等特点。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的直线型升沉补偿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的直线型升沉补偿装置,包括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1;第一节流阀块2;第一截止阀3;补偿缸4;第二截止阀5;第三截止阀6;低压气瓶7;压力传感器8;MRU运动姿态传感器9;PLC控制单元10;位移传感器11;气瓶开关阀12;气瓶组13;第二节流阀块14;泄放阀15;第四截止阀16;被动补偿模式切换阀17;主动补偿模式切换阀18;第一插装单向阀19;第一插装溢流阀20;第一溢流阀21;补油蓄能器22;第五截止阀23;补油泵24;储油蓄能器25;第六截止阀26;双向变量泵27;第一伺服电机28;定速电机29;第二溢流阀30;第二插装溢流阀31;第二插装单向阀32;第七截止阀33; 所述的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1由上活塞1.2、内活塞杆1.4、下活塞1.6、外活塞杆1.9和缸筒1.8组成,上活塞通过内活塞杆与下活塞连接,下活塞与外活塞杆连接,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被分割成被动补偿气腔G,主动补偿液腔H、L和负载压力液腔F这四个腔; 所述的补偿缸4由无杆腔V14.1、活塞4.2、有杆腔V24.3、活塞杆4.4、缸筒和耳环4.6组成,低压气瓶7通过第二截止阀5与补偿缸无杆腔V1相连,耳环4.6用于悬挂负载,有杆腔V24.3承担升沉补偿运动过程中全部负载,补偿缸有杆腔V24.3通过第一节流阀块2和第一截止阀3与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负载压力液腔F1.7相通,将负载压力传递至下活塞1.6上; 所述的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被动补偿气腔G通过第二节流阀块14、第四截止阀16、气瓶开关阀12与气瓶组13相连,泄放阀15入口连接第四截止阀16,出口连通大气或海水环境,主动补偿液腔H、L通过被动补偿模式切换阀17连通或断开,通过主动补偿模式切换阀18与双向变量泵27连通或断开; 双向变量泵27由第一伺服电机28驱动,双向变量泵27的泄油口通过单向阀、第六截止阀26与储油蓄能器25相连,通过单向阀与补油泵24相连,补油泵24由定速电机29驱动,补油泵24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五截止阀23与补油蓄能器22相连,补油泵24又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七截止阀33与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负载压力液腔F相连,补油泵24还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一插装单向阀19和第二插装单向阀32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单向阀19的侧口与控制口与双向变量泵27和第一插装溢流阀20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溢流阀20的控制口通过第一溢流阀21与第一插装溢流阀20的侧口相连,第一插装溢流阀20的侧口通过第五截止阀23连接补油蓄能器22;第二插装单向阀32的侧口与控制口与双向变量泵27和第二插装溢流阀31的入口相连,第二插装溢流阀31的控制口通过第二溢流阀30与第二插装溢流阀31的侧口相连,第二插装溢流阀31的侧口通过第五截止阀23连接补油蓄能器22,当回路中压力过高时,需要进行泄油,回路中的高压油从第一、第二插装溢流阀的入口进入,侧口流出,回到补油蓄能器中,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1具有两段直径不同的活塞杆,内活塞杆1.4直径较大,减少主动补偿液腔H、L的环形面积,降低泵所需的流量,内活塞杆1.4采用空心杆结构,降低重量,在深水中,外活塞杆1.9连通海水环境,实现深水压力补偿的功能,外活塞杆直径D0,补偿缸活塞杆直径D1,负载压力液腔F的环形面积S1和补偿缸有杆腔V2的环形面积A1需满足如下关系 所述气瓶组13由4个气瓶组成,分别是工作气瓶、浪溅区气瓶、高压气源瓶和低压集气瓶,气瓶出口处连接气瓶开关阀12,正常工作模式下由工作气瓶和浪溅区气瓶提供被动补偿力,浪溅区模式下关闭工作气瓶,由浪溅区气瓶单独提供被动补偿力,高压气源瓶为其他气瓶补充压力,低压集气瓶回收多余气体;气瓶组13通过第二节流阀块14连接至双活塞双杆式蓄能器的被动补偿气腔G,泄放阀15用于排气。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其通讯地址为: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