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朱俊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申请的专利一种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988417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2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726175.X,技术领域涉及:E02B1/00;该发明授权一种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方法是由朱俊;王倩;吴志刚;杨大海;殷亮;李剑鸾;汪志甜;杨凯;谢玉萌;魏庆庆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6-1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方法,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领域,在渡槽槽身内安装水位感应器感应槽内水位高度,通过控制系统计算水荷载变化值和实时应力差,当水位变化值较大时,实时应力差超过初始设定应力允许误差,控制系统则传递指令给智能张拉系统进行体外预应力的再张拉或放张,调整施加在渡槽结构上的预加力大小,改变渡槽结构的应力状态,使结构始终处在受力合适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个可自行调节内在力的机构体系,主动抗力,不再是传统意义结构的被动受力状态;突破了传统混凝土结构应力不可调的问题。
本发明授权一种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水位传感器、控制系统、智能张拉系统联动配合实现根据渡槽内水位变化自动调节渡槽预应力索张拉过程,使渡槽能够自动适应外部荷载变化,始终处于受力合理状态; 所述渡槽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所述渡槽底部设有渡槽跨径支点; 预应力采用的是体外预应力钢束,所述渡槽侧壁设有上下交错设置的预应力转向块和预应力张拉锚固端,所述预应力张拉锚固端位于渡槽侧壁两端,所述预应力张拉锚固端上设有可开合锚具,体外预应力索穿过预应力转向块、预应力张拉锚固端锚固在可开合锚具上; 所述控制系统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接收水位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后进行相应计算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智能张拉,当判断需要进行智能张拉后传递指令给智能张拉系统进行智能张拉; 所述智能张拉系统包括数字阀、液压泵站、油路、千斤顶、可开合锚具;所述数字阀接收和传递控制系统指令和数据;所述液压泵站为动力提供设备;所述油路分为供油和回油,共同工作为智能张拉系统提供动力;所述千斤顶为预应力钢束的直接传设备;所述可开合锚具体为设有安全锁的可开合锚具,预备张拉前安全锁打开,预应力索解除锁定进行张拉,完成张拉后可开合锚具夹紧、安全锁关闭; 将预应力钢筋经过预应力钢筋约束管、喇叭管、锚垫板、安装座和预应力钢筋连接端板后固接在端头上,需要调整预应力钢筋时,先启动第二气缸,收缩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脱离高平台的安全锁孔,开启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推动挤压柱在通孔内移动,具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进行回收,挤压柱由原本的高平台与挤压杆接触向低平台转移,通过弹簧的配合,转至与低平台接触后,上固定锚板和下活动锚板分离,对预应力钢筋失去夹持,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入低平台的安全锁孔,启动千斤顶,张拉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后,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回收,脱离低平台的安全锁孔,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进行伸出,挤压柱向喇叭管一侧移动,挤压柱由原本的低平台与挤压杆接触向高平台转移,弹簧进行压缩,转至与高平台接触后,上固定锚板和下活动锚板组合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夹持,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入高平台的安全锁孔,完成锚固。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其通讯地址为: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香樟大道180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