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冯鑫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东北农业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冲刷式作物根茬高效破碎还田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67874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24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896468.3,技术领域涉及:A01D43/12;该发明授权一种冲刷式作物根茬高效破碎还田装置是由冯鑫;梅杰;谢成功;欧阳昊辰;崔梦冉;高云鹏;叶明铭;佟佳睿;刘彦勋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2-2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冲刷式作物根茬高效破碎还田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一种冲刷式作物根茬高效破碎还田装置,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部前端设置有三点悬挂架,机架下部四足设置有田地轮,所述机架下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冲刷式破土机构、根茬收集机构、输送机构、根茬破碎机构;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冲刷式破土机构旋转冲刷根茬根部及周围泥土,破碎、打散根茬周围泥土,并使其成稀泥状;根茬收集机构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实现根茬的挖起与抛送,动定爪利用杠杆原理在推力杆安装架上完成根茬的抓取与松开;输送机构将根茬输送至破碎机构;根茬破碎机构通过推力半齿轮与齿条、斜齿轮间相互啮合,驱动动定刀进行往复上下、旋转支撑切割,实现根茬的高效破碎,最后根茬被抛入两侧垄沟内,完成根茬的高效拔取破碎还田。
本发明授权一种冲刷式作物根茬高效破碎还田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冲刷式作物根茬高效破碎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部前端设置有第一悬挂架2、第二悬挂架3,田地轮5通过轮轴4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下部四足上,所述机架1下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冲刷式破土机构、根茬收集机构、输送机构、根茬破碎机构; 根茬破碎机构位于机架1下部后端,第二电池74、第五控制器75均固装于机架1的后部平台14的下方,第二电池74通过电线分别与第五控制器75、第五电机76、第六电机94相连,第五控制器75通过电线分别与第五电机76、第六电机94相连,第五电机76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九转轴77的一端固装,第九转轴77的另一端固装有第六圆柱齿轮115,第九转轴77的中部固装有第八锥齿轮78,第八锥齿轮78与第九锥齿轮79啮合,第九锥齿轮79固装于第十转轴80的一端,第十转轴80的中部设置有第三环状凸起112,第三环状凸起112转动地安装于第三齿轮箱89的第十转轴安装孔95的上部,第十转轴80通过第十转轴安装孔95插装于第三齿轮箱89内,第十转轴80的另一端固装有第一斜齿轮81,第一斜齿轮81与第二斜齿轮82啮合,第二斜齿轮82固装于第十一转轴83端部,第十一转轴83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二环状凸起90,推力齿条安装轴84套装于第十一转轴83的下部,推力齿条安装轴84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环状凸起90的下端,推力齿条85对称地固装于推力齿条安装轴84两侧,推力齿条85与推力半齿轮86啮合,推力半齿轮86固装于第十二转轴87的一端,第十二转轴87的另一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齿轮箱89内,第十二转轴87的中部固装有第五圆柱齿轮88,第五圆柱齿轮88与第六圆柱齿轮115啮合;第二电机安装架96固装于第三齿轮箱89上,第六电机94固装于第二电机安装架96上,第六电机94的动力输出轴上固装有第五带轮117,第五带轮117通过第三传动带93与集成风扇轴92相连,集成风扇轴92上部周向等角度固装有48片与其轴线成30°角的扇叶,集成风扇轴92转动地插装于第十一转轴83内,第十一转轴83与双锥轴97固装,双锥轴97上下对称等距分别固装有两组第一内切刀98、第二内切刀99、第三内切刀100,破碎外壳固定架107矩形端固装在机架1的后部平台14上,破碎外壳101固装于破碎外壳固定架107的另一端圆环内侧,破碎外壳101上方固装有收料口106,两个破碎外壳101大径对称固装,破碎外壳101内侧等距固装有第一外切刀102、第二外切刀103、第三外切刀104,外切刀、内切刀设置有锯齿刃口,外切刀为定刀,内切刀为动刀,动刀配合定刀形成支撑切割;破碎外壳101的下部固装于风机外壳110上端,风机外壳110下端固装有抛料桥109,抛料桥109的下端开有轴孔,抛料桥109通过轴孔插装于第十一转轴83上,第三齿轮箱安装架108的一端固装于机架1的后部平台14的下方,第三齿轮箱安装架108的另一端固装在第三齿轮箱89一侧。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其通讯地址为: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长江路600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