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王文豪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三峡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正负压原理的砂质泥岩含水率控制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804207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2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094797.4,技术领域涉及:G01N5/04;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正负压原理的砂质泥岩含水率控制装置是由王文豪;张景昱;邓华锋;程雷;詹润禾;刘盼;李佳成;钱信之;刘高福;刘旭;李若飞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1-2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正负压原理的砂质泥岩含水率控制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正负压原理的砂质泥岩含水率控制装置,包括宽温区恒温箱、温控装置及含水率调控单元;工作时,首先通过智能温控装置调整合适温度让砂质泥岩风干,直至电子重力传感器传输的重力不再发生变化;一方面,外部遥控启动智能加湿器和转轮式真空泵,使水汽在正负压的作用下从负压舱经过样品固定台中的砂质泥岩孔隙到达正压舱,从而使得砂质泥岩的含水率开始增加;另一方面,电子重力感应器传输实时数据,根据已设置好的公式程序进行砂质泥岩试样含水率及速率的计算;同时,在砂质泥岩试样含水率达到所需试验的设定值时,程序自动停止,宽温区恒温箱中恢复常态。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正负压原理的砂质泥岩含水率控制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控制砂质泥岩含水率及其变化速率的方法,包括砂质泥岩含水率控制装置,所述砂质泥岩含水率控制装置包括宽温区恒温箱1、温控装置2; 所述宽温区恒温箱1内安装有含水率调控单元,所述含水率调控单元包括样品固定台5,所述样品固定台5上设有与砂质泥岩试样21外形适配的安装槽5a,并且所述安装槽5a分别与所述样品固定台5两侧设有的正压舱6和负压舱7贯通,所述正压舱6与加湿器12的出雾口相连,所述负压舱7与真空泵14的进气口16相连,所述样品固定台5、所述正压舱6及所述负压舱7顶部设有密封盖板20,所述样品固定台5下方设置有电子重力感应器9,所述电子重力感应器9与运算及数据处理单元相连; 所述温控装置2安装于所述宽温区恒温箱1上,用于对所述宽温区恒温箱1内温度进行调节; 其特征在于,控制砂质泥岩含水率及其变化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调节加湿器12的加湿量和正压舱6内的压力,控制进入砂质泥岩孔隙的水汽量,根据砂质泥岩的孔隙结构和目标含水率,设定加湿器12的工作功率和正压舱6压力值,对于孔隙较小的砂质泥岩,适当降低加湿量和提高正压,使水汽能够缓慢且充分地渗透进孔隙,避免因水汽过多过快导致孔隙堵塞或水分分布不均; 通过预实验确定不同类型砂质泥岩在不同正压和加湿量下的水分吸收曲线,以此为依据在正式实验中控制正压加湿过程,从而实现对含水率增加的有效控制,真空泵14的进气口16与负压舱7连接,通过调节真空泵14的抽气速率和负压舱7内的压力,控制水汽在砂质泥岩中的迁移速度和排出量,当需要加速水分渗透时,提高真空泵14的抽气功率,增强负压作用,使水分在压力差的驱动下更快地通过砂质泥岩孔隙从正压舱6流向负压舱7,确保岩石内部充分湿润且水分分布均匀,同时避免水分残留,提高含水率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宽温区恒温箱1与外部温控装置2连接,可在不同阶段精确控制温度;在风干阶段,将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略高于室温,加速水分蒸发,使砂质泥岩尽快达到完全风干状态,准确获取干重,在含水率增加阶段,根据砂质泥岩的特性和目标含水率,选择合适的温度,对于某些在较高温度下吸水性增强的砂质泥岩,可适当提高温度,促进水分吸收,但要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岩石内部结构或矿物成分发生变化;通过温度的精准调控,辅助正负压作用,实现对含水率的有效控制; 样品固定台5下方的电子重力感应器9实时监测砂质泥岩质量变化,并传输至运算及数据处理单元,在实验过程中,根据重力变化计算实时含水率和含水率变化速率,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记录一次重力数据,一旦发现含水率变化速率偏离预期范围,及时调整正压、负压或温度参数;当计算得到的含水率或含水率变化速率与预设值不符时,控制系统自动调整加湿器12、真空泵14或温控装置2的工作参数;若含水率增加速率过快,降低加湿器加湿量或减小正压舱压力;若含水率增加过慢,适当提高真空泵抽气功率或升高温度。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三峡大学,其通讯地址为: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