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张治国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一种三相电流型整流器的控制和测试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01685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2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092948.2,技术领域涉及:H02M7/219;该发明授权一种三相电流型整流器的控制和测试方法是由张治国;耿仁宝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1-2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三相电流型整流器的控制和测试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电流型整流器的控制和测试方法,包括:利用软件锁相方法获取三相输入交流电压的过零点;在过零点启动外环控制计算,使输出电压稳定在目标值,外环控制的输出值作为内环PI闭环控制中基准的微调量;启动内环PI闭环控制,采用直接电流控制方法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内环PI闭环控制的输出值经坐标变换得到αβ轴的空间矢量控制变量,再经过扇区划分和开关时间计算得到七段式PWM脉冲,脉冲驱动主电路MOS管;上位机进行检测,获取关键参量的变化轨迹,实现数据的可视化。本发明不仅实现了电流型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可控,简化了主电路,还通过静止两相坐标系αβ轴参量的防饱和处理,提高了空间矢量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整流器运行的可靠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三相电流型整流器的控制和测试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三相电流型整流器的控制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软件锁相 获取输入侧电压,利用软件锁相方法获取三相输入交流电压的过零点; S2、外环控制 获取输出侧电压,在软件锁相得到的过零点时刻,启动外环控制计算,以使输出电压稳定在目标值,并将外环控制的输出值作为内环PI闭环控制中基准的微调量; S3、内环PI闭环控制 获取输入侧电流,启动内环PI闭环控制,采用直接电流控制方法实现单位功率因数; S4、七段式空间矢量调制 内环PI闭环控制的输出值经过坐标变换得到静止两相坐标系αβ轴的空间矢量控制变量,所述空间矢量控制变量经过扇区划分和开关时间计算后,得到七段式PWM脉冲,利用所述七段式PWM脉冲驱动主电路MOS管; S5、上位机检测与可视化处理 利用上位机对软件锁相、外环控制、内环PI闭环控制和空间矢量控制过程进行检测,获取控制过程中关键参量的变化轨迹,并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处理; 所述步骤S2中,所述获取输出侧电压,在软件锁相得到的过零点时刻,启动外环控制计算,以使输出电压稳定在目标值,并将外环控制的输出值作为内环PI闭环控制中基准的微调量,包括: S21、获取输出侧电压,在软件锁相得到的过零点时刻,启动外环控制计算; S22、将外环控制的输出值作为内环PI调节中基准的微调量并设置上限;空载时,若实际输出电压偏高,外环控制输出值将超过上限,则关闭PWM驱动脉冲,以防止过调制现象发生;正常加负载时,外环控制中比较实际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大小,若实际输出电压偏高,即实际输出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则减小内环控制基准值,反之,若实际输出电压偏低,即实际输出电压小于基准电压,则增加内环控制基准值;若实际输出电压等于基准电压,则内环控制基准值不变; 所述步骤S3中,所述获取输入侧电流,启动内环PI闭环控制,采用直接电流控制方法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包括: S31、利用式1确定内环控制基准值与输出电流目标值的关系: 1 式1中,IdrefQ为内环控制基准值,η为效率,为输出电流目标值,Uout为输出电压,Um为输入电压幅值; S32、获取输入侧电流,选择d轴为有功参量参考轴,q轴为无功参量参考轴,利用式2和3将三相输入交流电流进行坐标变换,转换到dq轴: 2 3 式2中,Im为交流电流幅值,即输入电流幅值;ω0为交流电流基波角频率,iA、iB、iC为电网电流瞬时值,idQ、iqQ为电网电流转换到dq轴变量;由公式2可知,d轴控制变量IdQ等于输入电流幅值; S33、将内环控制基准IdrefQ与IdQ作为误差放大器输入,PI调节后经空间矢量调制驱动MOS管,控制输入电流幅值Im等于IdrefQ;同样,通过PI调节使q轴变量IqQ为零,当IqQ为零时,表示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同相位,从而实现单位功率因数。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合欢路1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