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商城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积分商城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郭海军获国家专利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郭海军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申请的专利一种沿空留巷开采方式下采空区煤自燃预警及防治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159496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2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475592.0,技术领域涉及:E21F5/00;该发明授权一种沿空留巷开采方式下采空区煤自燃预警及防治方法是由郭海军;冯嘉月;杨涛;王凯;于英杰;席曦;谢雨杨;杜佩岩;李建秦;徐超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4-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沿空留巷开采方式下采空区煤自燃预警及防治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沿空留巷开采方式下采空区煤自燃预警及防治方法,属于煤矿灾害防治方法。本发明由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和火灾防治系统两部分组成。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在沿空留巷一侧使用高水材料砌柔膜墙支撑顶板,每隔10~15m按照与运输巷和轨道巷轴线垂直的方向布置防灭火套管,通过防灭火套管中的温度传感器和CO气体浓度传感器监测采空区煤自燃情况,并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终端。当监测到采空区遗煤发生氧化升温或自燃时,启动火灾防治系统,制氮机制造的氮气通过氮气输送管道和注氮管道上的注氮小孔精准送达煤自燃危险区域,实施灭火。此方法采用智能化控制的注氮系统,能够根据煤自燃危险发生的具体位置精准输送氮气,提升灭火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不易精准监测和扑灭采空区火灾的问题,同时精准的氮气输送和自动化控制减少了资源浪费和能耗,符合绿色矿山的发展理念。

本发明授权一种沿空留巷开采方式下采空区煤自燃预警及防治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沿空留巷开采方式下采空区煤自燃预警及防治装置,包括火灾监测预警系统、火灾防治系统两部分;所述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包括防灭火套管、温度传感器、CO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终端;所述火灾防治系统包括制氮机、氮气输送管道、注氮管道、法兰盘; 所述防灭火套管用于保护内部注氮管道不被压裂和堵塞;所述防灭火套管穿过柔膜墙向沿空留巷中伸出10~20cm,并且在伸出端安装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防灭火套管上;所述防灭火套管内壁安装有若干温度传感器和CO气体浓度传感器,防灭火套管表面围绕温度传感器和CO气体浓度传感器处设置有一圈透气小孔,便于采空区内气体成分和温度检测;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采空区温度,并通过信号传输线路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终端;所述CO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CO气体浓度,并通过信号传输线路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判断温度传感器和CO气体浓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超过安全限度,当超过安全限度时启动火灾防治系统; 所述氮气输送管道采用不导热材料;所述氮气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制氮机相连;所述注氮管道从法兰盘中间的孔洞处伸出,并与氮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氮气输送管道和注氮管道连接处设置阀门;所述阀门的开闭由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电信号控制; 所述注氮管道上沿径向均匀开有若干注氮小孔;所述注氮小孔被记忆金属片覆盖;所述记忆金属片在常温状态下完全覆盖注氮小孔,但当温度超过限值时将发生变形,使注氮小孔打开; 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航空插头;所述航空插头底座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与温度传感器和CO气体浓度传感器相连,所述航空插头自由端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与控制终端相连; 在煤层工作面回采期间,在沿空留巷一侧使用高水材料砌柔膜墙支撑顶板;所述工作面每推进10~15m按照与运输巷和轨道巷轴线垂直的方向在采空区布置防灭火套管。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其通讯地址为: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