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商城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积分商城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河海大学吕凯获国家专利权

河海大学吕凯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河海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改性纳米溶液碳化制备低碳垃圾焚烧飞灰(MSWIFA)水泥基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977383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1-14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227044.6,技术领域涉及:C04B20/02;该发明授权一种改性纳米溶液碳化制备低碳垃圾焚烧飞灰(MSWIFA)水泥基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是由吕凯;夏倩;刘琳;刘小艳;曲玉伟;寇方正;陈新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2-2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改性纳米溶液碳化制备低碳垃圾焚烧飞灰(MSWIFA)水泥基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溶液碳化制备低碳垃圾焚烧飞灰MSWIFA水泥基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在VTES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中,作为MSWIFA碳化改性的介质,同时利用乙醇胺溶液来提高MSWIFA的碳化程度。碳化改性后的MSWIFA作为补充胶凝材料掺入到水泥基材料中,不仅可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还可固结MSWIFA中的重金属离子。最重要的是,本发明所提到的碳化方法优于传统碳化方法,碳化改性过程中无需进行抽滤、烘干等步骤,保留了较细颗粒的微粉,减少了碳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碳化效率。利用改性后的MSWIFA生产的建筑材料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有良好的保温特性,达到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发明授权一种改性纳米溶液碳化制备低碳垃圾焚烧飞灰(MSWIFA)水泥基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改性纳米溶液碳化制备低碳垃圾焚烧飞灰MSWIFA水泥基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垃圾焚烧飞灰经过0.075mm的方孔筛进行筛分,取筛下粒径小于0.075mm的垃圾焚烧飞灰后续使用; S2、将蒸馏水与垃圾焚烧飞灰按液固比LS=5-20:1混合,以300-500rmin的转速磁力搅拌15-30min; S3、将蒸馏水+垃圾焚烧飞灰的混合溶液使用抽滤机分离蒸馏水得到垃圾焚烧固体飞灰,抽滤使用的滤膜为0.45μm的滤膜,然后在40-60℃下烘干24-48h,干燥至质量恒定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筛分得到粒径范围在10-50μm的均质粉末; S4、将纳米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混合搅拌,使纳米二氧化硅在无水乙醇中分散,将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和水混合搅拌,使VTES水解,得到VTES溶液,将VTES溶液倒入纳米二氧化硅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并搅拌使其混合,得到VTES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溶液;通过使用VTES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在材料中均匀分散; S5、将MSWIFA与VTES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浆液; S6、将混合浆液置于水浴装置中,放入微波反应器内,反应时间30-40min,反应温度60-70°C,微波功率300-400W,启动微波反应器水浴加热; S7、配置1-2wt%的乙醇胺溶液,进行超声震荡,震荡频率40-50KHz,震荡功率25-35W,震荡2s歇3s,且每震荡15-20min后进行冷却,反复进行4-6次; S8、将混合浆液和配置的乙醇胺溶液置于反应釜中水浴加热搅拌,并向反应釜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调节反应釜压力、反应时间,进行碳化反应; S9、碳化后的混合浆液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搅拌得到浆体混合物,所述浆体混合物为垃圾焚烧飞灰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混合物,其中垃圾焚烧飞灰掺量为30%,将浆体混合物装模、振实,在标准固化条件下固化24h后脱模,试件脱模后移入高温蒸养箱内,温度为90℃,湿度为100%,养护48h后将试件移入标准养护室内养护至28d龄期,得到试块。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